增强党性系列谈①坚定理想信念
2025-08-06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并鲜明指出,“增强党性,重在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厚植为民情怀,纯正道德品质,保持清正廉洁”。其中打头的要求,就是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是以共同理想信念组织起来的政党。我们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邓小平同志在回顾我们党的历史时曾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一个政党理想信念坚定,就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理想信念淡薄,就会成为乌合之众,风一吹就散。我们党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归根到底靠的就是始终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光,闪耀在泸定桥那13根横江铁索上,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一跃中,大亮山郁郁葱葱造福乡亲的林场里,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执着,是“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无怨无悔。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只有理想信念坚定、党性坚强,才能在风浪考验中立住脚,在诱惑“围猎”前定住神,在复杂严峻斗争中保持政治本色。
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也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遵循。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学习掌握关于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的一系列要求,包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胸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忠诚干净担当,等等,特别是要把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理想信念是具体的、实践的,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要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在对党忠诚的实际行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无条件服从党中央的统一指挥。在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中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岗位做好该做的事情,遇事不推诿、不退避,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在以身作则的实际行动中坚定理想信念,深刻认识在践行理想信念上发挥示范作用是一种政治责任和要求,带头把坚定理想信念体现到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体现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上,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在全党和全社会推动形成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良好氛围。
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1939年,陈云同志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中提出衡量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并将“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放在了首要位置,指出“一个愿意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不仅应该为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任务而奋斗,而且应该确定自己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的革命的人生观”,要“终其一生,为他的信仰的实现而奋斗到底”。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要常修常炼,信一辈子、守一辈子,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始终践行入党誓词中“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庄严承诺。(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张弛)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上一篇:增强党性系列谈|铸牢对党忠诚
下一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相关信息
MORE >>-
增强党性系列谈 | 厚植为民情怀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厚植为民情怀,是贯穿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历史实践和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赢得民心的关键所在。
-
莫让“擦边球”磨损“铁规矩”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领导干部一开始都是打擦边球,破坏八项规定,最终演变为大问题。”“擦边球”本指乒乓球比赛中球触及台面边缘的特殊击球现象,后引申为触及政策法规边界、钻政策法规空子的行为,实质是用表面合法的假象来掩盖不完全合法的真相。
-
增强党性系列谈|铸牢对党忠诚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增强党性,重在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厚植为民情怀,纯正道德品质,保持清正廉洁”。
-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个永恒的主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
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三化”建设年行动
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是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要要求、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近日召开的“三化”建设年行动工作推进会要求,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进一步把“三化”建设年行动向纵深推进,努力打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的纪检监察铁军。
-
有逃必追 一追到底——写在第64名“百名红通人员”到案之际
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追回外逃腐败分子始终立场鲜明、态度坚定、行动果断、措施有力,一体推进追逃防逃追赃取得累累硕果。
如今,“天网行动”响鼓重锤、乘胜追击、战果连连,不断强化“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逍遥法外”的高压震慑,更是对追逃追赃一刻不停歇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