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临退休出现贪腐问题,是个什么心态?
2025-08-2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在干部职业生涯中,慎始易而慎终难。由于思想行为上自律不足,少数干部在临近退休时晚节不保。
在干部职业生涯中,慎始易而慎终难。由于思想行为上自律不足,少数干部在临近退休时晚节不保。
记者近日调研发现,少数临退休干部发生贪腐问题,其背后的心态值得警惕:个别临退休干部认为晋升无望,转向“奔钱途”求“补偿”;也有临退休干部认为自己时间不多,要抓紧“变现”……
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应把握一些临退休干部贪腐背后的心理动因和行为逻辑,构建覆盖干部职业生涯全周期、无死角的监督约束机制,斩断利益输送链条。
三种心态需警惕
记者通过对相关案例的梳理分析发现,个别临退休干部违规违纪背后,有三种典型心态在作祟。
补偿心态。某地一名党委一把手,临退休前两年经组织调整后调任某地一政协专委会主任。“此时我觉得失去了进一步晋升的机会,心态严重失衡。”这名干部因贪腐问题被查处后忏悔说,自己觉得到了新岗位后,与此前的待遇有较大落差,对工作开始漫不经心,想利用尚存的影响力求补偿的心态越来越强烈。
采访中,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告诉记者,有的干部临退休时因工作调整自觉坐上了“冷板凳”,产生失落感,会设法捞钱“补偿”。在这种认知下,贪腐行为带有明显的“找补”性质。
焦虑心态。也有个别干部临近退休时,会产生“权力不用过期作废”的焦虑心态,试图在职务影响力尚存之时快捞一把。
某地纪委监委查处一名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违规违纪问题时发现,这名干部在从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岗位转为三级调研员时已临近退休。他利用过去在农资购销领域的影响力,帮着相关化肥企业打点关系,从中赚取“提成”。
“个别干部在临退休前倾向于进行‘短平快’的利益交换。”云南民族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常务副院长曹鲲说。
侥幸心态。有的干部在临近退休时,会从领导职务转为调研员、主任科员等非关键岗位,其中个别干部会产生“风险低了”的侥幸心态。
山东省平度市纪委书记倪芳贵告诉记者,个别干部认为离开实职岗位后,自己就不再是纪检监察重点关注的对象,加之有些地方非领导职务监督机制相对薄弱,使个别干部产生了侥幸心态,想趁机再捞一笔。
记者调研临退休干部贪污腐败现象时,发现其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利用影响力套现。山东、云南等地纪检监察干部介绍,一些临退休干部的腐败行为较少表现为直接的权钱交易,更多借着自己在当地长期积累的“影响力资本”,通过打招呼、协调关系、提供咨询、引荐关键人物等方式,干预政策执行、项目审批、招标采购、人事安排等。
“利用‘软性’介入,披着‘人情往来’‘业务咨询’的外衣来变现利益,实质仍是公权力异化,隐蔽性增强,加大了取证定性难度。”山东省平度市纪委常委刘吉华、山东省委党校教授焦丽萍等人表示,一些临退休干部调整了岗位无实权,但长期积累的人脉关系和影响力依然很大,仍需严格监督。
二是“期权”集中兑现。个别领导干部在实职岗位上培养自己的“钱袋子”,等到临退休时集中兑现。
“一些干部在实职岗位时,刻意与企业老板等利益相关方建立长期投资关系,进行权力储蓄。”刘吉华说,待到临退休时,则以“感谢多年支持”“照顾未来退休生活”为由,要求对方兑现承诺。
三是有的单位部门管理失之于宽,放松了监督要求。“在实践中,仍有单位部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决心和力度不够,对于临退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学习抓得不紧、日常提醒不足,不愿动真碰硬。”云南大学教授白利友说。
构建全周期监督约束机制
个别临退休干部发生贪腐,危害较大,凸显了权力监督的难点,业内人士建议:
扎紧“权力衰减期”的制度笼子。设立干部离任审计追踪期,对转岗、临退休干部经手的重大项目开展回溯审计,重点监督其离任前三年审批事项中的利益输送行为。
完善心理干预机制。“应完善职务转换心理辅导工作,在干部岗位调整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廉政谈话和心理疏导,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和职业价值教育,消解‘权力变现’冲动。”曹鲲说,引导临退休干部正确看待岗位变动,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失落、焦虑、侥幸心理的滋生蔓延。
不断创新监督手段。“纪检监察、组织、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加强技术监督,分析研判临退休干部日常消费、通信、出行、存款等数据,对临退休干部及其密切关系人的异常经济活动进行动态监督和风险研判。”刘吉华说。
焦丽萍建议,深化以案促改,对各地查处的典型临退休干部腐败案件进行深度剖析,揭示其利用“影响力”腐败的路径和手法,推动相关领域和制度查漏补缺,形成长效震慑。(来源:《瞭望》2025年第33期)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清风正气歌丨严以修身 正心明道
1943年1月,王维舟出席中共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毛泽东同志赞誉他“忠心耿耿,为党为国”。谢觉哉同志也曾题写贺联相赠:“永是车头不落尘,反清反帝到而今。爱民爱党心如火,名将从来多善人。”
-
把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对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中央考核巡查组明查暗访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10月12日消息,日前,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第十九组开展明查暗访工作,对河南省信阳市进行检查,聚焦重点领域,严查风险隐患,并注重挖掘基层经验,推动地方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
以优良家风涵养优良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自觉将家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重家庭、重家教,以优良家风涵养纯洁作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
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是什么样?
党员应该是什么样?他们是雪山草地中为理想拼命的战士,他们是街头田间老百姓心中的贴心人,他们是哪里有困难就冲在哪里的身边人。新时代的党员应该是这样的:忠诚、为民、担当、实干、廉洁。
-
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
“军界精英”郭汝瑰,是我党潜伏国民党内部18年的卧底将军。却因“样子”,差点暴露。淮海战役期间,杜聿明向蒋介石揭露郭汝瑰“廉得让人难以理解”,色财不沾,连家里的沙发都打上补丁,“言行作风很像是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