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华裔科学家用海水制出氢燃料 或为汽车供能
2021-01-05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据报道,氢燃料是未来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零排放”燃料可用于电化电池,或为内燃机、汽车、电子设备供能。氢燃料可用于航天器推进,大批量生产后也可用于乘用车和飞机。
外媒称,科学家成功利用海水制造出氢燃料。
据西班牙《改革十六》杂志网站12月23日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在制造氢燃料的方式上来了个180度“大转弯”。长期以来,制造氢燃料过程复杂、成本高昂,需使用化石材料和淡水。如今,科学家已经可以利用太阳能、电极和未经净化的咸水实现这个目的。
这项令人惊讶且重要的成就是科学家多年研究和实验的成果。科学家找到了利用电分离海水氢和氧的新方法。目前使用的方法须借助纯净水,而纯净水是一种造价高昂的珍贵资源。
报道指出,氢燃料是未来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零排放”燃料可用于电化电池,或为内燃机、汽车、电子设备供能。氢燃料可用于航天器推进,大批量生产后也可用于乘用车和飞机。
迄今为止,研发获取氢燃料所需的技术面临诸多困难。仅满足城市和车辆运输的能源需求就需要大量氢气和淡水。
报道称,斯坦福大学科学家找到通过太阳能、电极和咸水生产氢气的新方法似乎带来了转机,因为咸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原材料。
美籍华裔化学家戴宏杰说,氢气是燃料的理想选择,因为氢气燃烧后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戴宏杰在实验室中演示了概念模型。戴宏杰说,他将把这个方法交予制造商,以期能够大批量生产。
报道介绍,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方法。早在中学时代我们就学习过电解的知识,这种方法在很多化学和物理过程中都至关重要。要进行电解,就需要将一个小型太阳能电池板——用作能源——与两个电极(阴极和阳极)相连,并将两个电极浸入海水中。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流会使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主要问题在于电极损耗,这会限制整个系统的有效寿命。
戴宏杰团队使用的方法能够避免海水中的成分破坏电极。研究人员发现,如果用带负电荷的外层来包裹阳极,阳极的损耗就会减少。研究合作者迈克尔·肯尼说:“如果没有负电荷外层,阳极只能在海水中持续12个小时。整个电极都会被消耗。使用负电荷外层后,阳极可持续上千个小时。”(编译/廖思维)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工业》编辑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出轨”+“泄漏”!美国又摊事了!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火车脱轨事故频繁发生。3月15日至16日,又有至少四列火车脱轨。其中,3月16日发生在华盛顿州的火车脱轨事故造成柴油泄漏,污染土壤。
-
麦肯锡: 2030年德国电力缺口达30吉瓦!
据财联社消息,德国联邦网络局此前曾报告称,即使德国未来用电量出现明显增加,电力系统仍能保证安全供应,因此德国可以继续淘汰核电和煤炭。
-
挪威渡轮公司 全面禁止电动汽车
2023年1月26日:挪威航运公司Havila Kystruten于1月12日宣布,由于潜在的火灾危险,将禁止在其渡轮上使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和氢动力车。
-
俄罗斯重启苏联时期Moskvich汽车,年底上市!据说采用中国设计?
据路透社11月23日消息:在中断了20年之后,俄罗斯周三在莫斯科附近由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放弃的工厂中开始生产苏联时期品牌Moskvich汽车。
-
瓦锡兰表示电池储能系统成本增长 25%
Wärtsilä 将于今年在夏威夷完成一个电池存储单元。
-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因液态金属电池获欧洲发明家奖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Donald Sadoway因其在液态金属电池方面的工作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长期储存,获得了2022年欧洲发明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