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迎来大进步
2025-01-0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加快六环高线公园、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等重大工程建设;推动地铁6号线南延、东六环入地改造等重点工程完工;基本建成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加强轨道站点周边功能集聚和资源整合……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批重大工程将迎来新进展。
加快六环高线公园、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等重大工程建设;推动地铁6号线南延、东六环入地改造等重点工程完工;基本建成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加强轨道站点周边功能集聚和资源整合……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批重大工程将迎来新进展。这是记者昨天从通州区两会上了解到的。
在众多副中心重大工程中,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建设伊始,副中心站就秉承了站城融合的理念,打造城市发展的重要枢纽和集约复合的城市活力中心。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如期实现主体基本完工的建设目标。同时,周边“两横四纵”路网雏形也已显现,紫运中路(芙蓉东路)、通运西路(东六环西侧路)两条城市干路和城市次干路紫运南街实现开通,后续将陆续开通剩余道路。
2025年,副中心站枢纽将具备通车条件,15分钟直达首都机场,35分钟到北京大兴机场和河北唐山,1小时到达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副中心站枢纽将助力推动实现京津冀地区“1小时交通圈”。建成后,副中心站枢纽也将成为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历时5年,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也即将接近尾声。该工程于2019年年底启动,工程南起京哈高速施园桥、北至潞苑北大街疃里桥,全长约16公里。2025年,通州区将推动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完工。届时,城市副中心各组团之间的10余条东西向道路将有望贯通,并将成为连通顺义、大兴、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有效缝合城市空间。
东六环入地后,原来的路面位置将变身高线公园。公园南北长14公里,宽300米至500米,共布局200余处公共活动场地,建成后不仅能把区域绿化覆盖率从50%提升到80%,更能为市民增加大量休闲空间。
2025年,通州区还将推动地铁6号线南延工程完工。2024年3月,6号线南延工程实现盾构始发。6号线南延工程北起既有潞城站,沿运河东大街向东,到现状减运路后转向南,并预留远期继续延伸的条件。(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学习教育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明确要求,突出抓好年轻干部的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抓好年轻干部这一重点群体的学习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树立良好作风,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
-
上海等地扎实推进,让学习教育抵达人心、触及灵魂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上海、山西、海南等地一体推进学查改,坚持学在深处、查在细处、改在实处,让学习教育触及灵魂,精准定位突出问题,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助力“人工智能第一城” AI赋能千行百业系列培训开班!
为落实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行动和我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有关部署,近日,市委组织部会同相关市级委办局、各区和中关村学院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系列培训,按照教育、医疗、政务、交通、文化、金融、具身机器人等重点应用领域开展贯通式培训。
-
地方政府抢滩“零碳园区”:2025最大风口,红利如何抓?
《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标准的落地将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配套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监管机制,鼓励和引导园区积极参与零碳创建工作,并对达标园区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奖励,对未达标园区加强指导和监督,促使其加快整改和提升。
-
《求是》杂志刊发北京接诉即办工作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
做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克难攻坚、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