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社会组织领域十件大事
2025-01-20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2024年,北京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部门加强党建引领、健全体制机制、深化专项整治、规范监管执法、积极动员引导,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在社会组织领域落地生根。本公众号梳理了全年北京社会组织领域十件大事,旨在展示社会组织管理成效,凝聚社会组织发展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拥抱崭新的2025年!
2024年,北京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部门加强党建引领、健全体制机制、深化专项整治、规范监管执法、积极动员引导,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在社会组织领域落地生根。本公众号梳理了全年北京社会组织领域十件大事,旨在展示社会组织管理成效,凝聚社会组织发展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拥抱崭新的2025年!
市行业协会商会综合党委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纪学习教育活动
市行业协会商会综合党委指导联合党委结合自身实际,以主题党日、联合调研、座谈研讨等方式,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综合党委先后举办7期政治轮训,累计培训联合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委员、专职党务工作者和党支部书记1362人次。51家联合党委、1180个社会组织党组织累计开展专题学习培训活动93场,组织主题党日活动106次,参加属地学习教育571次,覆盖社会组织负责人及党员群众11084人次。印发《关于在综合党委系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在社会组织领域掀起高潮。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凸显,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成效日益彰显。
召开社会组织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果展示交流会
2024年4月,北京市民政局、天津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厅以“瓣瓣同心‘益’起向未来”为主题召开社会组织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果展示交流会,全面展示三地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助力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开展行业规范、服务雄安新区、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系统总结三地政社携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经验成效,共同签发《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倡议书》,号召三地社会组织进一步积蓄动能,“益”起共绘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蓝图。展示交流会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全网阅读量达400万,民政部领导对活动信息进行批示肯定。
举办第四届北京社会组织推介活动
2024年10月,北京市民政局以“同心共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举办第四届北京社会组织推介活动。活动发布了北京社会组织建设发展概况、市级行业协会商会和中关村社会团体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成果以及社会组织助力养老服务公益项目;通报了“党建标杆”创建示范单位、“党建强、发展强”品牌项目、受到党委政府部门表彰的市级社会组织名单以及新评5A级社会组织名单等;向全市社会组织发出《同心共助高质量发展行动倡议》,号召广大社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以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活动被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全网阅读量达500万,为社会组织更好服务首都和国家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推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2024年1月1日,《北京市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办法(试行)》正式实施,北京市民政局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政策有效落地。广泛开展信用政策宣传。通过召开动员部署会、跨省市信用监管交流、向社会组织授课等形式,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全市社会组织自觉落实《办法》,增强诚实守信意识,积极参与信用建设。全面实施信用积分管理。落实《办法》信用评价指标要求,优化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系统,完善信用积分管理功能,对全市市级社会组织初始信用积分进行赋分测算,与年检年报、抽查审计、等级评估等日常监管手段形成联动,实现信用积分和评价等级的动态管理。积极推动信用评价结果运用。将市级社会组织信用等级信息推送至北京市大数据平台,将信用等级优良的市级社会组织名单向全社会公布。
开展市级行业协会商会和中关村社会团体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
继2023年开展市级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后,2024年,结合北京实际,将中关村社团纳入专项行动中,与行业协会商会形成合力、共同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行动开展以来,行业协会商会和中关村社会团体利用扎根行业优势,编制各类经济发展指数近300个,开展行业调查统计4000余次,推动建立行业领域产业集群近600个,搭建交流合作和供需对接平台2000余个。开展行业培训5000余次,累计培训近90万人次,举办论坛、座谈会、交流会7000余场,累计参加近300万人次。组织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40余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近千个。
发布全国首个行业协会商会诚信建设规范地方标准
为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推进行业协会商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进一步促进我市行业协会商会诚信体系建设,北京市民政局组织编制地方标准《行业协会商会诚信建设规范》,经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批准正式发布。《规范》作为全国首个行业协会商会诚信建设规范地方标准,从行业协会商会诚信建设的制度建设、人员管理、业务管理、会员管理、行业自律和信息管理等六方面作出了规范性要求,并提出评价与改进的方式方法,通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规范、有序开展诚信建设,增强行业诚信意识,提高行业自律水平,进而规范行业竞争秩序,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开展2024年市级社会服务机构业务活动规范化专项行动
2024年4月—12月,北京市民政局组织开展了市级社会服务机构业务活动规化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行业管理、审批报备、信息公开、内部管理等方面,归纳了12类问题进行重点治理。坚持无事不扰,对存在突出问题的机构进行现场抽查。坚持服务与管理同步,现场为社会服务机构提供政策咨询和改进建议。专项行动中,通过自查发现问题26个,现场检查发现问题77个,相关问题均已整改。围绕社会服务机构的关注关切,提供政策咨询和工作指导60件次,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了市级社会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水平,同时也增强了登记管理机关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的能力。
开展慈善组织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全面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北京市民政局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全市874家慈善组织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排查紧盯内部治理、机构设置、慈善项目、公开募捐、善款使用等5类24项突出问题,重点对具有公募资格、开展大病救助项目的慈善组织进行了现场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共叫停13家慈善组织的9个大病救助项目和5个其他慈善项目的“配捐”活动,对2家存在违法行为的慈善组织立案调查。召开了排查整治情况通报会并提出工作要求。通过本次专项行动,推动了我市慈善组织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净化了慈善生态,夯实了慈善事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根基。
持续深化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
北京市民政局坚持“亮剑”精神,把防范化解非法社会组织领域重大风险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设立专门工作组,制定工作指引,推动实现全流程规范、闭环管理。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对非法社会组织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聚焦涉意识形态、涉宗教、伪装官方背景等六大领域进行高压严打;对在基层开展有益活动且具备登记或备案条件的,积极引导登记或备案;对活动不多且无明显危害的,在法治教育后要求其自行解散,确保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强化联合执法,推动市区两级联动。与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配合、大要案协同推进,以“手把手”的方式加强对各区民政执法工作的指导。2024年,共受理非法社会组织线索138条,依法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及其分支机构13个,劝散10个,并联合相关部门对非法社会组织进行打击,取得了良好效果。
加快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引导扶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北京市民政局加大鼓励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力度。持续搭建平台,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将资源、技术、项目向社区倾斜,建立信息化系统完善备案管理,利用社会建设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运营,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截至2024年底,全市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已达9.42万家,比2020年增加一倍。其中,公益慈善类 2.52万家、占比27%,社区事务类2.39万家、占比25%,生活服务类1.41万家、占比15%,文体活动类3.09万家、占比33%。社区社会组织已由群众自娱自乐文体活动类占主体转变为公益服务和社区事务类为主体,在参与邻里互助、矛盾调解、治安防范、垃圾分类等公益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来源:北京社会组织)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既要靠干部的内因驱动,还要抓好外因的促进作用。各地各部门要加大改革创新在干部考核和提拔任用中的权重,建立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让鲜明地“上”、坚决地“下”、大胆地“容”深入人心、形成导向。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公开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
2025年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河北举行
5月11日至12日,2025年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河北举行。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成效,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
-
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何不同?
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在于两者规范的对象不一样。
-
如何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总书记这样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讲话强调,“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本文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悟。
-
胸怀“国之大者” 做实“关键小事”——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广泛开展“关键小事”调研攻关活动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当前,我们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更加需要广大年轻干部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