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从群众的逆耳言中发现作风问题
2025-04-29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善于听群众的逆耳言,才能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防止作风问题反弹回潮、故态复发。党员干部要将群众的批评和建议作为改进作风的重要依据,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定期开展自查自纠,确保作风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从群众的批评意见中发现作风问题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我们要在开门教育中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善于听取群众的逆耳言,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有了真正的批评,才有真正的进步。群众的逆耳言是发现作风问题的主要窗口,也是推动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的重要保障。群众的逆耳言往往基于他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与党员干部接触的切身感受和对实际问题的真实想法。当群众抱怨办事流程烦琐时,不满党员干部的服务态度时,批评政策落实不到位时,反映实际利益受到损害时,虽然听起来“逆耳”,但直指党员干部作风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群众的批评虽然不留情面,却营造了一个说真话、讲道理的实事求是环境,有利于党员干部正视问题,变压力为动力,深入挖掘作风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从根本上推动作风持续好转。
敢于听群众的逆耳言,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彰显,是党员干部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毛泽东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毛泽东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会议讨论征粮工作和农民负担问题。会议途中天气骤变,一个炸雷击中礼堂木柱,会场中的延川县代县长不幸触电身亡。消息传开后,有位老乡借机发泄对公粮负担过重的不满。保卫部门的人听说后,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反革命事件,要严肃追查、公开处理。毛泽东知道后,立即制止了保卫部门的行动。他说:“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随后,他通过扎实的社会调查,了解到群众的负担过重,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群众的逆耳言反映了他们对党员干部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员干部要以容得下批评的开放心态和敬重之心,以不回避矛盾、直指问题核心的务实作风,以勇担重任、积极解决问题的敬业精神,广泛听取、虚心接受群众意见和建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群众的满意度检验改进作风实效的使命担当。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善于听群众的逆耳言,才能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防止作风问题反弹回潮、故态复发。党员干部要将群众的批评和建议作为改进作风的重要依据,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定期开展自查自纠,确保作风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一是畅通群众表达意见的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鼓励群众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将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党员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营造群众敢于批评、党员干部乐于接受批评的浓厚氛围。
二是提高听取群众意见的自觉性,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站在群众的角度分析问题,真正把握群众的实际需求,把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总结出来,认真对待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三是在解决作风问题后及时与群众反馈互动,党员干部不仅在改进作风过程中提高了工作能力、实现了自我提升,群众也通过党员干部的变化感到被尊重和重视,这种互动反馈机制能够有效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作风建设重在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对于群众的逆耳言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服务群众,让群众可感可及、可信任可依靠,以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学习教育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明确要求,突出抓好年轻干部的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抓好年轻干部这一重点群体的学习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树立良好作风,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
-
上海等地扎实推进,让学习教育抵达人心、触及灵魂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上海、山西、海南等地一体推进学查改,坚持学在深处、查在细处、改在实处,让学习教育触及灵魂,精准定位突出问题,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助力“人工智能第一城” AI赋能千行百业系列培训开班!
为落实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行动和我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有关部署,近日,市委组织部会同相关市级委办局、各区和中关村学院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系列培训,按照教育、医疗、政务、交通、文化、金融、具身机器人等重点应用领域开展贯通式培训。
-
地方政府抢滩“零碳园区”:2025最大风口,红利如何抓?
《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标准的落地将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配套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监管机制,鼓励和引导园区积极参与零碳创建工作,并对达标园区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奖励,对未达标园区加强指导和监督,促使其加快整改和提升。
-
《求是》杂志刊发北京接诉即办工作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
做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克难攻坚、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