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和“乱作为”应当如何认定?
2025-05-21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不作为”和“乱作为”应当如何认定? 一是看是否有不履行职责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二是看是否给党、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三是看是否具有不依法办事或者滥用职权的行为。四是看是否使党、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
“不作为”和“乱作为”应当如何认定?
1. “不作为”的认定主要看两点:
一是看是否有不履行职责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
不履行职责,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职务所要求实施的行为。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行为方式:第一是擅离职守,即行为人在执行职务过程中擅自脱离自己的工作岗位,因而未履行职责。第二是未履行职责,即行为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但未履行职责,该管的不管,该做的不做。
不正确履行职责,是指行为人履行了职责,但没有按照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主要表现为马马虎虎、不认真、不得力地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如领导干部对重大事务的决策不认真调查研究,主观臆断,盲目拍板等。
二是看是否给党、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
这里的“损失”,主要指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不作为”与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之间必须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如果损失或者不良影响不是由“不作为”直接造成的,不构成违纪。
2.“乱作为”的认定主要也是看两点:
一是看是否具有不依法办事或者滥用职权的行为。
这里的“职权”,是指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处理公务的职责和权力。滥用职权,包括违法行使职权和越权行使职权。违法行使职权,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不正当行使职权的行为,该办的不办,不该办的办了,或违反法定程序办;或者该这么办的那么办了,该那么办的这么办了。越权行使职权,是指超越职权范围,实施了无权实施的行为。
二是看是否使党、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
如果损失或者不良影响不是由滥用职权的行为直接造成的,不构成违纪。(来源:中国方正出版社)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习近平对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山洪灾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确保群众安全度汛
根据习近平重要指示和李强要求,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到现场指导搜救工作,甘肃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现场调度指挥抢险救灾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五兄弟组成铲车队洪流中救百人
7月28日,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被洪水围困,35岁的党员段晓成刚刚脱险,转身与四位兄弟组成临时“铲车队”冲进2米多深的湍急水流中。从清晨到入夜,他们用铲车与冲锋舟接力,往返数十趟救出上百人。事后,五兄弟将企业捐赠的2万元奖金全数捐出,用于村里灾后重建。而段晓成这位有着15年党龄的汉子又马不停蹄回到岗位,为受灾群众抢修有线电视,用行动诠释着“党员冲在前”的担当。
-
中办 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
-
汇聚人民智慧 共绘发展蓝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家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共同绘就“十五五”发展新画卷。
-
北京政企携手,为防汛救灾注入“科技暖流”
7月末,北京市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袭击,多地面临通信中断、物资短缺的紧急考验。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作为工业装备与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迅速启动应急联动机制,统筹协调辖区内科技企业发挥技术优势,其中千寻位置与卓翼智能分别以卫星通信、无人机投送技术双线驰援,为防汛救灾注入“科技暖流”。
-
防汛救灾一线写担当
从“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铿锵誓言,到“洪水不退我不撤”的默默坚守,党员干部要用“战之必胜”的坚定决心,与群众同舟共济、同百姓共克时艰,让党群干群鱼水深情在风雨洗礼中愈发深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在抗洪救灾一线更加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