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一个增强党性文件的由来
2023-04-11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1941年7月1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下称《决定》)。这是建党以来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份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以增强党性为主题的文件。
1941年7月1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下称《决定》)。这是建党以来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份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以增强党性为主题的文件。
为什么中央恰恰在这个时候而不是在更早的时候提出党性的问题?为什么党在这个时候如此突出地、特殊地强调增强党性,把“党性”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写入中央的决议?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秘书长任弼时于1942年7月14日到中央党校做长篇报告,具体而详细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 任弼时谈到了三点原因。
党员队伍迅速壮大,新党员思想复杂党性薄弱,迫切需要进行党性教育。抗日战争前,中共党员只有四五万人,但抗日战争爆发后,党员队伍迅速扩大,到了1940年代初,就达到了80万人,其中75万都是新党员。党员队伍的迅速膨胀带来了很多问题,因为如此大规模的新党员大都是在统一战线环境下入党的,没有经受过革命战争和艰苦环境的严格考验,阶级成分、思想观念和入党动机复杂,党的观念不强,思想不统一,导致党的组织不巩固。
党在中国社会所处的地位和所面临的任务迫切要求党在思想和行动上的集中统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党、军队和根据地都不断发展壮大,从地区性的主要在陕北的党成为了全国性的党。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国民党一方面想和共产党合作,但另一方面又想削弱共产党的力量,采取多种办法收买、拉拢、分裂八路军、新四军,制造党和军队的对立。这种严峻复杂的局面下,中国共产党要坚持抗战,就必须严明纪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这就迫切要求党员干部增强党性锻炼。
党和军队中出现的个人主义、独立主义、分散主义等违反党性的倾向是危险的,不立即纠正就有失败的危险。一是共产党所处的落后的社会经济环境,使得各个阶层、各个阶级的不同的思想意识影响到党和党员思想上的统一;二是党员的出身主要是农民和小知识分子,自由散漫的无组织无纪律思想、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和习惯严重影响到组织上的统一;三是抗日战争以后党和军队所处的长期的分散的游击战争环境,很多根据地远离中央,各自为政,容易滋生分离主义对抗中央的倾向。
上述原因造成了在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中存在着严重的违反党性的倾向。中央担心,如果这些现象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就会破坏党的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纪律,可能发展到小组织活动和派别斗争,一直到公开反党,使党和革命受到极大损害。而有这些倾向的个人如不改正,也会身败名裂。
这一文件发出以后,成为延安整风期间党员干部的重要学习文件之一,对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起到了教育作用,对于加强组织纪律性,自觉改造错误思想倾向,统一思想认识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更加统一更加巩固。如任弼时所说,这一文件发布之后,党比以前更加进步了。
(1)加入中电源云学苑,自助学习,获得“全国通用证书“”并“终身有效”
(2)有课件、平时讲课的老师,欢迎加入云学苑,分享经验,共同收益
http://www.cpsa.org.cn/default.ashx
联系电话:010-83526510 / 63531554 13021232082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国有企业巡视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巡视整改作为党内监督的“后半篇文章”,既是破解企业治理难题的关键抓手,更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战略纽带,其成效关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底色与实践成色。
-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政绩观问题,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供了根本遵循。
-
明朝一大臣为何挨板子?5条建议他写了1.7万字
公文的价值不在于篇幅长短,而在于能否精准传递信息;会议的作用也不在于领导讲多少话,而在于工作安排是否周密可行。克服文牍主义,促进文风、会风向实戒虚,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必然要求。
-
市直机关推动作风建设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今年3月以来,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坚持首善标准开展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推动作风建设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
87年前,“武汉街头50万人排队献金”
1938年7月7日,时值七七事变一周年,武汉的夏日街头,涌动着爱国热潮。从武昌司门口到汉口三民路,从汉阳东门码头到江汉关的钟楼之下,50万武汉民众排起长队,将手中的法币、银圆、铜圆,乃至金戒指、孩童的零花钱,一次次塞进献金台的箱子里。这场持续5天的“七七献金运动”,最终募集到100万余法币。87年过去,50万武汉民众排起的长队、木箱里沉甸甸的捐款、街头回荡的爱国歌声,早已刻进民族的记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