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主题教育,同时代主题使命相结合
2023-04-14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需要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需要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的根本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新形势下,首要的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仰坚定决定立场坚定。矢志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坚定人民至上的立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擎革命理想、弘扬革命精神,与所有反动的、腐朽的、落后的、损害人民利益的势力作斗争。
要坚持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物质观,立足实际查找问题寻求对策;坚持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承认矛盾的观点认识世界、把握趋势;坚持科学的、能动的、革命的实践观,将理论变为群众的行动,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剩余价值理论,为“两个必然”作好实践注脚。
在主旨内容上,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结合起来,同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道路中彰显出来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结合起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科学辨识、有效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主题、时代使命和时代走向相结合,坚持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在认知创新上,用“三大规律”来改造共产党人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新形势下,要应对好各种复杂局面,关键是要提高对规律的认识,善于运用规律来处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创新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创新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创新认识。
在实践探索上,通过应对各类危险与考验回答好“四个之问”——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
具体而言,我们党对内审视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四大危险”,对外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必须在应对危险与考验、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中回答好“四个之问”:
在不断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鲜明地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中国之问”;
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中,科学地回答“世界怎么了、人类怎么办”这一“世界之问”;
在“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过程中,有力地回答中国共产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人民之问”;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响亮地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一“时代之问”。
在发展路径上,以“五个必由之路”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
“五个必由之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前进道路、精神标识、发展理念和执政规律五个方面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的“成功密码”,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借鉴启示。
在遵循“五个必由之路”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发扬斗争精神与团结奋斗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新发展理念的关系、中国自身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等,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内在逻辑相洽。
在实施方法上,用“六个坚持”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所在,为推进在实践基础上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人民至上和坚持自信自立,是从人民主体层面来说的,人民是出发点——“一切依靠人民”,人民也是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
坚持守正创新和坚持问题导向,是从国家主体层面来说的,守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正”,创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新”,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直面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品格;
坚持系统观念和坚持胸怀天下,是从世界主体层面来说的,传承家国情怀、拓展世界眼光、蕴蓄天下理念,在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源:解放日报,作者为赵铮,上海电力大学副教授)
(1)加入中电源云学苑,自助学习,获得“全国通用证书“”并“终身有效”
(2)有课件、平时讲课的老师,欢迎加入云学苑,分享经验,共同收益
http://www.cpsa.org.cn/default.ashx
联系电话:010-83526510 / 63531554 13021232082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坚持核心掌舵、思想领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人民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系统展示了核心掌舵、思想领航所形成的磅礴伟力,必将有力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众志成城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而团结奋斗。
-
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三
铁甲雄师排山倒海,受阅官兵步履铿锵,人民群众满怀豪情。今年9月3日,庄严隆重、大气磅礴、震撼人心、激励奋进的抗战纪念盛典,进一步坚定了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念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用好纪念活动激发的强大正能量,持续用好纪念活动这本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把活动激发出的自信心、自豪感、精气神运用好发扬好。
-
前八个月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稳步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我国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创新活力显著提升。前八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比大型企业高3.3个百分点。尤其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
-
在赓续传承中推动文化进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进步,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更为宽广的文明维度,凝聚起更为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
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涵养家国情怀,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刻把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小切口撬动全面从严治党大变局,推动管党治党水平整体提升,带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家治理等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