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与革命者们的这张合照,背后有什么故事?
2025-01-23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就像毛泽东自己说的那样: “到了1920年夏天, 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 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105年前,1920年1月18日,青年毛泽东与几位革命者在陶然亭慈悲庵留下一张珍贵合照, 这背后有什么故事?
图:左四为毛泽东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湖南各校学生展开一系列反日爱国运动。
敏锐觉察到时代浪潮变化的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宗旨”创办了《湘江评论》,宣传新文化,而这些行为受到湖南督军兼省长张敬尧的暴力镇压。
随着双方矛盾不断激化,驱张运动爆发。
1919年底,毛泽东率驱张代表团抵京,为驱张运动宣传造势,争取舆论和各界援助。
1920年1月18日,他们和辅仁学社在京成员,选择在偏僻幽静的陶然亭慈悲庵,秘密集会,共商驱张对策,秘密集会结束后,年轻的爱国革命者们在慈悲庵前的古槐下合影留念。
在京驱张期间,毛泽东白天四处奔波,联络湖南在京的学生、学者、议员、名流绅士等,宣传驱张的意义,晚上起草、审读大量稿件,每天发出上百份文稿。
毛泽东多次向北洋政府上书请愿,将张敬尧卖国、贪腐等种种罪行昭告于天下。
在毛泽东和驱张代表们一次次请愿、一张张电文、一声声呼吁的攻势下,各种“保张团”“卖乡党”,纷纷土崩瓦解,张敬尧在湖南的反动统治变得岌岌可危。
1920年6月,张敬尧最终被逐出湖南。
除此之外,1919年12月至1920年4月,毛泽东在京期间还与李大钊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等书。
也正是在这时,毛泽东踏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 就像毛泽东自己说的那样: “到了1920年夏天, 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 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来源:CCTV国家记忆)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国有企业巡视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巡视整改作为党内监督的“后半篇文章”,既是破解企业治理难题的关键抓手,更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战略纽带,其成效关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底色与实践成色。
-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政绩观问题,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供了根本遵循。
-
明朝一大臣为何挨板子?5条建议他写了1.7万字
公文的价值不在于篇幅长短,而在于能否精准传递信息;会议的作用也不在于领导讲多少话,而在于工作安排是否周密可行。克服文牍主义,促进文风、会风向实戒虚,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必然要求。
-
市直机关推动作风建设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今年3月以来,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坚持首善标准开展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推动作风建设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
87年前,“武汉街头50万人排队献金”
1938年7月7日,时值七七事变一周年,武汉的夏日街头,涌动着爱国热潮。从武昌司门口到汉口三民路,从汉阳东门码头到江汉关的钟楼之下,50万武汉民众排起长队,将手中的法币、银圆、铜圆,乃至金戒指、孩童的零花钱,一次次塞进献金台的箱子里。这场持续5天的“七七献金运动”,最终募集到100万余法币。87年过去,50万武汉民众排起的长队、木箱里沉甸甸的捐款、街头回荡的爱国歌声,早已刻进民族的记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