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的这场政治局会议,传递了什么信号?
2025-04-2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在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当下,这场高层级会议强调了几个应对关键,为中国经济在风浪中持续回升向好注入更多信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在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当下,这场高层级会议强调了几个应对关键,为中国经济在风浪中持续回升向好注入更多信心。
首要关键,在于“稳”。延续这些年一以贯之的总基调,会议反复强调“稳”字,要求稳中求进,“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内外不确定性增加,使得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尤其是今年以来,外部环境进一步急剧变化。会议要求“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充分说明了形势的紧迫性。
何以致稳?
去年“9·26”政治局会议部署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积极宏观政策基调,要求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并重申“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宏观政策取向要“更加积极有为”。4月初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提出“各项工作都要持续加力、更加给力”……半年多来,对“积极”的强调日渐凸显。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统筹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贸斗争”“坚持用深化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可谓一以贯之,同时进一步释放更加积极的信号:新形势下,稳经济显然不能只靠老办法,更不是保守、退守,而应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和举措打开新空间、创造新机遇。
简而言之,要以“进”促稳、以“新”促稳。
在之前基础上,此次会议进一步指出多个方向,包括适时降准降息、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并强调要“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这其中,既有长期运用、经典有效的宏观调控举措,更有新的政策工具。
但不论属于哪种,都不是简单的短期刺激,而是有的放矢,着眼于重点领域、长期目标。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较上年增加3000亿元,这部分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为的是提振消费。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目标是加力支持实体经济。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则将支持科创、消费、外贸等领域。
如此安排,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效能,让增量政策尽快见效。
会议同时提出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力度、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等。在贸易战大背景下,指向也相当明晰——越是面对单边主义、霸凌行径,越是要主动开放、高水平开放,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
中央反复强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上述这些,都是应有之义。而从落地的角度看,发展承压、斗争加剧的当下,各地各部门各级干部无疑面临更高要求。
一方面,要对新形势有新认识,作出对应的新判断,提高政策举措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比如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要尽可能地支持,甚至以超出现有框架的力度,帮助它们挺过这场难关。货币政策则要反过来看,央行多次表态降准降息空间充裕,但这也不意味着一次性“大水漫灌”,而是要择机而动,综合施策。
另一方面,政治局会议专门强调要鼓励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并将之放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应对当前风险挑战的双重背景下,指向十分明确——发展破局,要以作风打底。
这里的作风,也体现为具体的工作方法,特别是改革创新、疏通堵点的意愿和能力上。党员干部是否有勇有谋、能否迎难而上、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畏难踟蹰,或满足于表面文章,也是对政绩观的切实检验。会议提出的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规范涉企执法等,广义上看,都属于这一范畴。
现在是最需要上下同欲、万众一心的时候,对各级干部来说,要学会跳出惯性思维、既往路径的桎梏,敢于、善于用一些“新做法”真正解决一些“老问题”,就能打开“新天地”。(来源:“伴公汀”微信公众号)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感悟“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系列谈一刻不停 持续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作风从严,抓住作风建设重点,锲而不舍纠治“四风”,重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年接着一年抓,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
如何理解“党性就是最大的德”,总书记这样说
“党性就是最大的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性问题上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在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深化“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作风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都具有重要意义。
-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阿斯塔纳宣言
中国-中亚机制成员国元首认同本地区战略意义和在平等、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多边合作的重要性,声明将继续巩固六国友好关系、深化政治互信、拓展经济合作。
-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电源行业协会组织科技部、装备部等专家到志成冠军集团进行考察调研行业走访活动
5月29日,电源行业协会组织科技部、装备部等专家走进广东志成冠军集团进行了考察调研活动。
-
“紧日子”与“好日子”(思想纵横)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前不久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
人民日报三连评:基层干部,如何应对“既要又要还要”苦衷
很多基层干部不怕急难险重,怕的是时间精力在无谓的事务中空耗;
不怕各方要求高,怕的是拍脑袋决策、不了解现实情况瞎指挥;
不怕职责范围内的“烫手山芋”,怕的是甩锅推活带来的额外压力。近日,“人民日报评论”连续三天推出文章,对“既要又要还要”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内容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