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何以改变中国
2025-05-13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一个走过百余年历史的政党为何能充满活力?一个有着9900多万党员的大党为何能紧密团结?作风是一个重要的观察口,也是解码新时代中国之治的重要切入点。
一个走过百余年历史的政党为何能充满活力?一个有着9900多万党员的大党为何能紧密团结?作风是一个重要的观察口,也是解码新时代中国之治的重要切入点。
2012年12月4日,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到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短短600多字的八项规定,为作风建设立下铁规矩、硬杠杠,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激浊扬清的作风建设新征程。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没有休止符。前不久,党中央决定,自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徙木立信真抓实做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手中。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同时我们党清醒认识到,由于一度出现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出现严重危机,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风气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一些领导干部中吃喝成风,老百姓意见很大,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严肃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打铁必须自身硬。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党的建设如何抓?作风建设从何处入手?如何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决定就抓八项规定,下口就要真正把那块吃进去、消化掉”。
为什么要从八项规定抓起?能不能坚持下去、取得成效?当时,在一些干部群众中不是没有疑问。有群众提出过去“上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担心八项规定会不会也是“一阵风”;也有一些党员干部不以为意,想着“风头不久就会过”。
面对会不会“变风转向”的观望、面对反弹回潮的压力,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指明了方向。
关于为什么要制定中央八项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抓整治‘四风’就是起徙木立信的作用,抓就真抓,一抓到底”,“抓‘四风’要首先把中央八项规定抓好,抓党的建设要从‘四风’抓起。办好一件事后再办第二件事,让大家感到我们是能办成事的,而且是认真办事的。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全党”。
关于如何看待中央八项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关于怎样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落实,言必行、行必果”,“中央八项规定都抓不好、坚持不下去,还搞什么十八项规定、二十八项规定?”“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
小切口,大成效。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和动员令,一系列剑指作风之弊的实招硬招频频出击,一项项针对作风建设的组合拳效果空前。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以上率下促党风领社风
2024年岁末,北京中南海,一年一度的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召开。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听取关于2024年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的报告。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从八项规定切入推动作风建设落子破局,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都研究作风建设内容并进一步深化细化。每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中央纪委全会和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等重要会议,都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作出专门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党开展的集中性学习教育都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为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党的作风建设制度机制。
八项规定实施之初,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就从中央政治局抓起:“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身影总在人民之中。每到一处,总书记始终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轻车简从、勤俭节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前往广东,不腾道、不封路、不铺红毯,到下部队视察,在水兵餐厅就餐,拿着餐盘同战士们一起排队打饭菜,一张桌子吃饭;从2012年考察河北阜平县的晚餐菜单、2014年考察河南兰考县的餐费收据,到足迹遍布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总书记以实际行动为全党树标杆、作表率。
上率而下行,有力引领推动了全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践表明,我们党说话是算数的。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涤荡思想之尘、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整治“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清理超标办公用房、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严肃查处并通报领导干部违规聚餐饮酒问题,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难除的顽瘴痼疾。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对搞“半拉子工程”、“面子工程”以及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开展专项整治,吃拿卡要少了、庸懒散拖少了、“甩手掌柜”少了,朴素之风多了、服务意识多了、求真务实多了,广大党员、干部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民服务解难题,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八项规定成了改变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标志性举措。”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我们党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拥护。2024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门好进了”,“笑脸相迎,态度越来越好了”,“程序简化了,办事更便捷了”,“干部有了精气神,我们做事有了主心骨”……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赞誉:“八项规定改变了中国!”
一以贯之化风为俗
2021年6月,建党百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
在中央八项规定展板前,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仔细察看:“现在这里面的8条,精简会议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做得都不错,还是要反复讲、反复抓……”总书记坚定地说:“八项规定要一以贯之。”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对各级党组织正确判断形势、科学谋划改革、广泛凝聚力量、推动改革落实,对广大党员、干部精神状态、思想观念、素质能力、作风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确保党始终成为人民衷心拥护和信赖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正是基于此,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确定学习教育主题,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3月17日至20日在贵州和云南考察期间,总书记多次谈及党中央决定开展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考量:“这些年,八项规定确实是推动了根本性的变化,风气为之一新,过去积重难返的现象大部分没有了。同时要看到,有一些地方发生了松动,有一些方面还存在盲区死角,一些不良风气出现了反弹回潮。钉钉子嘛,再钉几下,久久为功,化风为俗。”总书记特别叮嘱:“各级党组织要深刻领会党中央这一决定的重大意义,聚焦主题、简约务实地组织好学习教育,不要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本身就是八项规定要反对的。”全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扎实有效落实好学习教育的各项任务安排。
要自觉增强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抓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握相关纪律处分条规,为查摆问题、集中整治打牢思想政治基础。
要坚持聚焦主题、简约务实,一体推进学查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全面深入查找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加强警示教育,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贯通起来,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树立实干担当的新风正气,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风正好扬万里帆。一路走来,八项规定激浊扬清、积微成著,小切口撬动大变革,改变了新时代的中国。新征程上,驰而不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必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障。(来源:《求是》)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坚持核心掌舵、思想领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人民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系统展示了核心掌舵、思想领航所形成的磅礴伟力,必将有力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众志成城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而团结奋斗。
-
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三
铁甲雄师排山倒海,受阅官兵步履铿锵,人民群众满怀豪情。今年9月3日,庄严隆重、大气磅礴、震撼人心、激励奋进的抗战纪念盛典,进一步坚定了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念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用好纪念活动激发的强大正能量,持续用好纪念活动这本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把活动激发出的自信心、自豪感、精气神运用好发扬好。
-
前八个月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稳步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我国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创新活力显著提升。前八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比大型企业高3.3个百分点。尤其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
-
在赓续传承中推动文化进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进步,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更为宽广的文明维度,凝聚起更为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
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涵养家国情怀,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刻把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小切口撬动全面从严治党大变局,推动管党治党水平整体提升,带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家治理等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