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中国电源产业网-新能源与电源官方网站

明朝一大臣为何挨板子?5条建议他写了1.7万字

2025-08-06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公文的价值不在于篇幅长短,而在于能否精准传递信息;会议的作用也不在于领导讲多少话,而在于工作安排是否周密可行。克服文牍主义,促进文风、会风向实戒虚,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必然要求。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的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在朝堂上震怒,下令对刑部主事茹太素施以杖刑。一名饱读诗书的朝臣,当着众多同僚的面去衣受杖,着实既伤面子,又伤“里子”。

茹太素因何触怒“龙颜”?《明太祖文集》记载:茹太素上奏折说5件事,写了17000字!差不多是一个明代话本的容量。这是奏事,还是写剧本?

好在朱元璋还算勤政,在第二天晚上,接着听完奏折后得出结论:提的5条建议有4条可采纳,但500字足矣!剩下的16500字,大多是废话。

明朝初年,官员上书言事繁复冗长,渐成风气。奏疏常常堆砌辞藻、引经据典,看似厚重,实则空泛无物。朱元璋对此不胜其烦,下诏整饬。但3年之后,茹太素依然我行我素,挨这顿板子,真不算亏。

明明三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事,非要层层套叠、穿靴戴帽;明明不发文不开会就能布置的工作,非要发文开会,甚至发长文开长会。这种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重痕迹、不重实效的文牍主义,是危害极大的形式主义。

公文的价值不在于篇幅长短,而在于能否精准传递信息;会议的作用也不在于领导讲多少话,而在于工作安排是否周密可行。克服文牍主义,促进文风、会风向实戒虚,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必然要求。要立规矩、划红线,一旦越界,纪律的板子也要打上去。(来源:《党员文摘》2025年第14期 摘自《人民日报》)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中国电源产业网官方在线QQ咨询:AM 9:00-PM 6:00
广告/企业宣传推广咨询:
活动/展会/项目合作咨询: 市场部
新闻/论文投稿/企业专访: 李先生
媒体合作/推广/友情链接: 市场部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

中国电源产业网照明设计师交流群:2223986、56251389

中国电源产业设计师QQ群:102869147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