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信力的三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考
2021-07-29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政府公信力评价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对各级各部门的政务诚信建设和整体营商环境的优化具有督促和指导意义,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期待与更多的省、市共同研究和实践!
原文摘要: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受政府行政理念、行政制度、履职情况和政府绩效四个方面的影响。从相关程度、影响途径、评价的可行性和评价意义的角度对这四个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可提出公信力评价的分步实施路径,并可知目前公信力评价的基础部分是实现对政府履职情况的评价。依据三维信用理论的逻辑框架,参照信用原则,以政府政策文件中的绩效考核要求为依据,可建立公信力的三维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政务履职情况是否有利于促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希望通过评价可以发现政务诚信中的薄弱点,推动建立政府自查自省的机制,提升政府的自我监督能力,强化公众和政府的信任关系。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政府履职;政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
一、理论分析
对政府履职情况进行公信力评价可以借鉴信用评价的方法。从公信力的本质来看,政府公信力与信用密切相关,信用是公信力的基本来源。对于具备较高公信力的政府,公众相信政府愿意且会按照社会约定的、法律规定的、自己承诺的去做且能够做到,这其中包括的三个要素就是愿意做、会去做和能够做到,包含了政府的意愿和行为因素。
从微观角度看,政府的履职情况都是由公职人员或组织来执行的,该主体影响公信力的因素包括四个主要方面:是否具备胜任职责的能力、是否有诚信的意愿、对执行公权的规章制度是否遵从、是否履行承诺并承担应有的责任,这些政府微观主体的信用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分析。
从整体看,政府信用也包含符合法规和履行承诺两个维度含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通过与行政相对人达成协议、签订行政合同,并且能够以实际行动履行这一合同,因而取得对方当事人的信任;另一方面,政府在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时,能够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执行正义、维护公共的利益而取得社会的信任。
三维信用理论对信用构成的阐述为公信力评价维度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我们从诚信、合规、践约三个维度来评价政府公信力,诚信维度衡量政府对社会表达和传递诚信观念的程度,合规维度衡量政府遵守行政规章制度的程度,践约维度衡量政府履行约定和承诺的程度。
二、评价指标的设计依据
提升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一直多次出现在党和各届政府的重要文件和工作报告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评价政府公信力应该符合现实要求,不能脱离实际,既要遵守信用原则,又要以政府制度要求为依据。
本文参照政府文件中原则性或者细节性的任务要求,选取相关性大、可操作性强的具备政府机构共性特征的指标,将其设计成能够量化的评价标准,作为公信力评价指标的参考。例如,依据2016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把交易履约、承诺履约指标纳入公信力评价的践约维度。
三、三维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
本文构建了履职情况的公信力评价框架,包含3 个一级指标,9 个二级指标,指标的含义和原则如下:
1. 诚信度指标
主要指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遵循守信的道德规范、对社会诚信风尚的建立发挥引导和示范带头作用。
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从政府自身的诚信度上来讲,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诚信观念、道德水平和为民服务的意愿等。诚信度下的二级指标中:诚信建设指标可以重点考察政府诚信宣传的频率、力度和重视程度,不仅要向社会宣扬诚信理念,政府内部也应经常组织信用和法治精神的培训和学习;诚信意愿指标可以重点考察政府愿意公开作出承诺和接受社会监督的意愿。
2. 合规度指标
主要是考察政府部门的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规则、民间管理以及内部管理规定。
合规度指标下设立了衡量政府是否违规以及合规程度的指标,包含纪律检查、执行效率、决策规范、信息透明、依法公正五个二级指标。
纪律检查指标考察被纪律处分的政府失信行为以及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政府失信行为,这些行为数据可以通过采集纪委监察部门的通报或者以大数据方式采集社会舆情获得。
执行效率指标要衡量政府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中的办事效率,考察服务和管理的便民利民程度,它涉及的政府工作可能比较广,可以选择其中某方面如热线服务、政民互动等情况建立具体评价标准。
决策规范指标是指政府决策要严格依据流程进行并依法公开,要衡量决策科学、合理、民主的程度。
信息透明指标要求建立公众能够监督政府的渠道,对公众的信息公开要准确、及时、全面,这里可以考察公开信息的易得性、公开内容比例等。
依法公正指标要求政府公务人员对外执法要公平,对内要明确权责和义务,接受监督和责任追究,这里要考察对执法不公的投诉处理情况,以及对政府行政事务中不公、不当行为的纠正和追责情况。
政府的合规指标要求相比其他社会主体更广泛。一方面因为政府更应该带头严格依照法律制度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另一方面是政府对自己有严格的纪律要求且主动配合社会监督,就能大大减少公众的疑虑,增加公众的信任。
3. 践约度指标
主要是考察政府主体在行政活动中履行对社会的承诺,在经济活动中履行合同约定的情况。
在现代政治系统中,公众与政府间存在着一种事实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在委托契约关系中对自己将如何履行约定以及要达到什么目标有口头上、书面上的各类承诺和约定,这些约定不是集中在一份合同上面,而是分散于政府的宣传、法律、规划、制度规则、工作报告等,政府履职的践约度应该对政府履行这些承诺的情况进行评价。
政府作为信用主体也要参与各种经济活动。其作为债务人时,经济活动主要表现为政府借款和政府债券;作为财政管理者时,政府的经济活动表现为各种交易活动,例如政府对外的采购、工程招标、工程承包等。在这些经济交易中,政府要履行合同规定的职责,按时足额支付本金利息或相关款项,这些也构成政府履约的历史记录。
公信力评价的践约度指标下面设立了承诺履行和交易履行两个二级指标,可根据政府履职承诺和经济合同履约的情况,以及违约引发负面社会效应的严重程度进行践约评价。
(注:本文节选自吴晶妹、王银旭、郭歌撰写的《政府公信力的三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考》,全文已发表于《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21年第3期)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吴教授信用管理工作室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吴晶妹:完善社会信用制度 助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社会信用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在党中央、国务院文件中被正式提出,始于2022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
“北京市诚信品牌企业”、“北京市共铸诚信企业”授牌表彰仪式在服贸会期间隆重举办
2023年9月3日,“北京市诚信品牌企业”、“北京市共铸诚信企业”授牌表彰仪式在服贸会期间隆重举办。北京电源行业协会推荐的会员企业有9家获得了该荣誉称号。
-
重磅!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和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新规
为鼓励支持经营主体自我纠错、重塑信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和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管理程序规定(试行)》。
-
国务院秘书长肖捷撰文:政府先要守信,社会才能诚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对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等作出重点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
全面布局信用标准化,支撑首都社会信用高质量发展
在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的大背景下,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北京市将踔厉奋发、顺势而为,进一步推动信用标准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将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优势、信用资源集聚优势、信用标准化先发优势等势能转化为北京市信用标准化前行的动能,有效支撑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以进一步提升首都居民的信用获得感、成就感与自豪感,共同打造好维护好“信用北京”品牌。
-
市场监管局曝光!10个合同违法典型执法案件!
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曝光2021年全市合同违法典型案例,强监管,促提升,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