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率先建立个人破产与社会信用联动机制
2021-08-24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深圳率先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个人破产制度并非纵容“欠债不还”,而是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和司法审查机制,让“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获得经济上重生的机会。
“诚实信用”是债务人获得个人破产制度保护的前提条件,也是《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以下称《个破条例》)贯穿始终的基本原则。
个人破产制度并非纵容“欠债不还”,而是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和司法审查机制,让“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获得经济上重生的机会。在个人破产实践中,如何促进准确把握债务人诚信状况、推动债务人诚实履行法定或者约定义务,防止债务人恶意逃避债务,是个人破产制度试点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点和难点。
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会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印发了《关于建立破产信息共享与状态公示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建立个人破产与社会信用联动机制,高质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 打造信用社会,率先将个人破产信息纳入信用信息范围
个人破产信息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个人破产信息纳入信用信息范围,对于进一步完善个人破产制度、高质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为实现“加强个人破产信用监督”和“防范社会信用机制滥用”的平衡,《实施意见》按照审慎、必要原则,明确以下个人破产信息纳入信用信息范围并公示:一是个人破产状态;二是相关主体就诚信参与破产程序、履行法定义务作出的信用承诺;三是个人破产相关限制、处罚、失信行为信息。
● 打通“数据壁垒”,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和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为有效打通“数据壁垒”,进一步提升个人破产办理效率,《实施意见》推动府院联动、部门联动,建立多渠道归集、多平台共享的个人破产与社会信用联动机制。《实施意见》明确,加强相关信息平台对接,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交换信息,实现个人破产和债务人信用信息共享。共享机制的建立,能有效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切实降低破产办理成本,提升个人破产办理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对于促进优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依据《个破条例》,只有“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陷入债务危机时,才能获得个人破产制度保护。而债务人的信用状况,是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人民法院判断其是否“诚实信用”的重要依据。为此,《实施意见》推动建立信用核查协同机制,规定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办理个人破产案件需要,商请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共享债务人信用信息,协助核查债务人信用状况。
● 阳光下运行,全面推行个人破产信用承诺及社会监督
为确保参与个人破产程序的个人债务人、破产管理人诚信参与破产程序,防止个人破产制度被滥用,《实施意见》明确在个人破产领域建立和推行信用承诺制度,要求债务人、破产管理人就诚信参与破产程序、履行法定义务作出信用承诺并签署诚信承诺书。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强化了个人破产与社会信用实施联动的制度基础,为后续对个人破产失信行为实行信用管控提供了依据。
此外,《实施意见》还通过公示有关信用承诺,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促使个人破产债务人、破产管理人加强诚信自律、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确保个人破产制度在阳光下运行。
● 加强诚信自律,率先建立个人破产失信行为信用管控制度
对个人破产中的失信行为进行管控,能倒逼债务人、破产管理人诚信参与破产程序,有效防止个人破产制度被滥用。《实施意见》规定,债务人、破产管理人履行诚信承诺书的状况,录入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并计入诚信记录;债务人、破产管理人在个人破产程序中受到人民法院处罚,以及因转移财产、破产欺诈、虚构债务等严重妨害个人破产程序的失信行为信息,通过“深圳信用网”予以公示。个人债务人、破产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违背信用承诺、不履行法定义务不仅可能影响个人破产程序正常进行,而且会计入相关诚信档案,影响其个人信用状况。
● 保护催重生,率先建立个人破产信用修复与权益保护机制
个人破产和社会信用体系联动机制尚处于探索初创阶段。在制度施行初期,难免会存在信息被不当采集、错误记录、不当披露的风险,也可能会出现信用管控过度的问题。为此,《实施意见》探索建立个人破产信用修复和权益保护机制:明确个人破产相关主体享有知情权、查询权、异议权、更正权、修复权等信用权益;落实国家有关高质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精神,探索建立个人破产信用修复机制。
《实施意见》明确以下情况可以申请信用信息修复:公示的破产信息有误或者未及时更新的,当事人有权提出异议;债务人或者破产管理人主动更正失信行为并积极配合个人破产程序的,经人民法院同意可以申请停止公示相关信息;符合条件的信用信息主体,可以凭生效法律文书申请修复相关信用信息;已通过免责考察期或者重整计划、和解协议执行完毕的,债务人可以申请标注免责信息、说明情况,降低此类信息对相关主体负面影响。
接下来,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将进一步加强和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沟通联系,积极推动完善个人破产和信用信息共享联动体制机制,不断推进个人破产制度试点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高质量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深圳市司法局
标签:
下一篇:北京电源行业协会收费自律承诺书
相关信息
MORE >>-
吴晶妹:完善社会信用制度 助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社会信用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在党中央、国务院文件中被正式提出,始于2022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
“北京市诚信品牌企业”、“北京市共铸诚信企业”授牌表彰仪式在服贸会期间隆重举办
2023年9月3日,“北京市诚信品牌企业”、“北京市共铸诚信企业”授牌表彰仪式在服贸会期间隆重举办。北京电源行业协会推荐的会员企业有9家获得了该荣誉称号。
-
重磅!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和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新规
为鼓励支持经营主体自我纠错、重塑信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和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管理程序规定(试行)》。
-
国务院秘书长肖捷撰文:政府先要守信,社会才能诚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对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等作出重点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
全面布局信用标准化,支撑首都社会信用高质量发展
在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的大背景下,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北京市将踔厉奋发、顺势而为,进一步推动信用标准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将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优势、信用资源集聚优势、信用标准化先发优势等势能转化为北京市信用标准化前行的动能,有效支撑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以进一步提升首都居民的信用获得感、成就感与自豪感,共同打造好维护好“信用北京”品牌。
-
市场监管局曝光!10个合同违法典型执法案件!
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曝光2021年全市合同违法典型案例,强监管,促提升,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