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产权保护 迫在眉睫
2021-03-10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蓬勃发展,国内及海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当前,锂电池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时有发生,企业维权较为困难。”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提案中呼吁,应加强锂电池知识产权保护。
“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蓬勃发展,国内及海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当前,锂电池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时有发生,企业维权较为困难。”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提案中呼吁,应加强锂电池知识产权保护。
那么,当前哪些板块、技术是锂电池侵权事件的高发地?随着动力电池企业加速“走出去”,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保护国内企业核心技术?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相关诉讼案例明显增多
“任何一个快速发展行业的知识产权问题都较为突出,如通讯、医药等行业。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企业把竞争重点放在技术和市场上,知识产权诉讼是市场和技术竞争的外延,必然会出现交锋。”北京超凡知识产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数据与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蒋涛告诉记者,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明显感受到锂电池领域的知识产权诉讼案呈增长态势。
2020年锂电池行业发生两起典型产权诉讼案——宁德时代起诉江苏塔菲尔专利侵权,称后者制造和销售多款相同或类似型号的电池产品;LG化学指责SKInnovation窃取核心技术,引发行业极大关注。
锂电池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申请专利是把握核心技术、保护知识产权的有效措施,内容可以细分至材料、电芯、模组、配套设施、检测等方面,但锂电池企业知识产权维权较为困难。对此,锂电池回收高级研究员唐小林指出,锂电池整体分为化工类和材料类两种,前者加工过程和方法涉及技术秘密,很难进入对方厂房取证;结构类相对较为直观,维权成功率大一些。
曾毓群进一步表示,在一个案件中锂电池制造商通常公证购买至少两个车型,每个车型至少两辆,费用高昂,且维权周期长,整个案件全过程需3年左右,相对锂电池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严重滞后。
海外专利布局薄弱
在蒋涛看来,锂电池知识产权领域存在故意侵权和非故意侵权两种情景,如一些企业直接仿制或改良别人的专利技术;技术人员正常流动,但其设计思路没有脱离此前框架,落入到老东家的专利权利范围。
北京资源强制回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曹国庆坦言,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但总体上我国基础材料研究时间短,基础研究投入和力量较为薄弱,其核心技术专利方面还有待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加速走出国门,海外未知的侵权风险亟待得到关注。“企业出海前会进行专利风险排查,有时把侵权的专利拿给企业看,企业压根儿都不知道自己侵犯了别人的专利。技术发展存在偶然性和必然性,就某个方向研发,可能进行了同样研究,只不过国外率先一步。”蒋涛提醒,有些侵权风险是未知的,“走出去”更要处理好合规问题。
同时,如何保护好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蒋涛坦言,国内企业海外专利布局存在不足,海外申请专利数量往往低于其专利总量的10%,甚至更低,“对比日韩电池企业在中国、欧洲、美国市场大量专利布局,我国企业专利意识还有待提高。如果我国产品出口国外,没有专利保护,会有被仿制的风险。”
蒋涛指出,相较于国外企业会提前5-10年进行电池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我国企业在这方面较为落后,“等到我国企业要使用这些技术时,却难以绕开已申请的基础专利,将在知识产权竞争和市场竞争上陷入被动局面。”
各环节均需提高产权保护意识
可以预见,随着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相关产权纠纷会越来越多。因此,如何保护好企业知识产权、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是当前行业发展的必答题。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持续花费了大量资金,相比之下,科研投入特别是基础材料、基础设备、基础零部件等方面的投入较少,亟待制定发展规划,突出研究分析‘卡脖子’专利与风险。”曹国庆建议,行业可以建立动力电池知识产权联盟,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在有关专业部门的指导下,由骨干企业、行业工程技术中心、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参与分工合作,加快提升锂电池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创新整体水平,并建立专利技术和人才 管理交流机制。
国轩高科相关部门也分享了现行做法:制定了国内外知识产权的申请激励、核心人员竞业协议及研发过程的侵权风险分析、专利布局、知识产权控制等相关制度,为支持鼓励创新、保护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确保专利风险分析和申请布局贯穿项目全周期。同时,依托数据库资源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和技术走向,并快速反应,以占领市场,掌握主动权。
曾毓群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切实加强锂电池行业知识产权保护:首先,深化证据保全制度规则,降低举证阶段的难度和维权成本;其次,建立知识产权特别审理程序等,提高审理效率,缩短审理周期;最后,加快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出台,切实服务企业维权需求,解决企业维权举步维艰的困境。
在蒋涛看来,锂电池知识产权是一个系统工作,涉及企业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专利从业人员,各个环节都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专利课堂整理编辑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电源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公共服务电源行业工作站 举办《在知识产权领域供应链管理中,企业如何把控信用风险》 培训
为规范行业知识产权管理,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知识产权领域事 中事后的监管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加强知识产权信用监管机制和平台建设,结合行业市场实际情况,电源行业协会在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指导下,于2023 年 12 月 5 日举办了《在知识产权领域供应链管理中,企业如何把控信用风险》 主题培训。
-
电源行业人调委领导出席北京市司法局市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
北京市司法局市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日前在通州区政府行政中心举行。北京电源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孙京伟、副主任张凤婷应邀出席了会议。北京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国强,调解工作处负责人,全市行专调解组织主管部门负责人及全市16家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
人民调解——电源行业在行动
2023年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电源行业协会工作站,北京电源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朝阳区通惠河畔开展公益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和园区企业宣传知识产权有关知识并赠送《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指南》等宣传资料。
-
小鹏汽车起诉车主,被判赔偿近百万
近日,有自称是小鹏汽车车主的网友实名举报,被小鹏汽车起诉且索赔80万元,经一审判决,该车主将共计赔付84.12万。针对此事,小鹏官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前车主几百余次恶意传播不实信息,二审将于近期开庭。
-
宁德时代 5.18亿元动力电池专利侵权案再起波澜
针对中创新航撤回对宁德时代3项专利无效申请的传闻,7月27日,中创新航发布公开声明称,目前,诉讼和涉案专利无效仍然处于审理阶段,尚无生效判决;7月27日晚间,宁德时代方面则对记者表示,上述3项涉诉专利收到了新的无效申请。
-
宁德时代:你侵权!中航锂电:你专利无效
7月中旬,据媒体报道,宁德时代已正式起诉中航锂电专利侵权。消息人士还透露,中航锂电涉嫌侵权范围覆盖其全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