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中国电源产业网-新能源与电源官方网站

硬科技,是未来之下的冷静脉搏,生活之上的智慧灵魂

第12届“中国硬科技产业链创新趋势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2024-11-16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日前,阵容更宏大的这场含金量满满的硬核论坛在在深圳湾万怡酒店举行。为了褒奖先进,“2024年度E维智库硬科技产业纵横奖”的颁奖典礼及EEVIA智库专家授牌仪式也在压轴环节举行。

日前,阵容宏大含金量满满的硬核论坛2024年10月22日在深圳湾万怡酒店成功举办!为了褒奖先进,“2024年度E维智库硬科技产业纵横奖”的颁奖典礼及EEVIA智库专家授牌仪式也在压轴环节举行。

image.png

在瞬息万变的产业浪潮中,周期的更迭犹如迷雾笼罩,想要看清硬科技的核心脉络,唯有回归技术根基,捕捉创新火花,聚焦细分领域的真实与初心。秉持这一信念,E维智库开启“第12届中国硬科技产业链创新趋势峰会”携手百家媒体,推动中国硬科技产业链的深度思考。

硬科技,是未来之下的冷静脉搏,也是生活之上的智慧灵魂。它赋予汽车“眼睛”和“心脏”,让出行更懂人意;让智能终端变得有温度、可感知......在看似冰冷的芯片和传感器背后,蕴藏着对人类体验的无限延展——从自主决策的设备到高效节能的驱动,每一项技术都是生活与科技共生的印证。硬科技的本质,在于让未来既有速度与力量,也有温度与智慧。

image.png

艾迈斯欧司朗高级市场经理罗理在《LED,智能驾驶中的光与智》开场演讲中介绍艾迈斯欧司朗以光和智能相结合,在汽车照明市场特别是在人车互动方面推出的创新光源,以及由这些创新光源所带来或者推动的整个汽车灯具设计的发展和更多的想象空间。

罗理介绍,EVIYOS® 2.0是一款结合光子与电子技术的智能LED,提供了25,600个独立控制的微米级像素点。每个灯点都能自主控制亮灭,智能判断是否避开行人和车辆,避免眩光,从而提升夜间驾驶的舒适与安全。

随着现代汽车LED的广泛应用,人类已经经历了从普通光源到LED光源的转变。而且数字化、智能化以及节能减排、新能源等大趋势的演变,汽车行业也经历了比较重大的变革,汽车照明和汽车灯具也经历了一系列相应的变革。

image.png

随着AI时代到来,汽车已经变成更像移动大脑——以后的车子不再是沙发加四个轮子,更将带来一些智能化的功能或设施。如果把一个智能化汽车看成一个大脑,LED是智能的眼睛,它是整个AI大脑和终端用户(驾驶员、乘坐者和道路使用者)之间交互的媒介。

艾迈斯欧司朗在汽车照明行业已经有非常长久的历史,做光源已经超过一百年,在汽车光源领域也已经超过四十年。从最早普通的有插脚的二极管,到现在有多种封装的小功率、大功率产品,已经演变成更多高技术含量有创新性的东西,一直是汽车光源技术创新的领航者,希望通过创新带来整个汽车灯具的创新发展。

中国汽车市场正逐渐脱离跟随者的角色,以前看欧美流行什么就跟进,现在中国市场演变出更新的趋势变化、崭新的需求。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在造型上、功能上有自己独特的创新。艾迈斯欧司朗也在紧跟这个步伐,扎根于中国,做了很多China for China甚至已经推出China for Global的战略,包括产品的创新。

image.png

Qorvo中国高级销售总监江雄在《推进5G创新:从突破射频到UWB和应用于下一代移动设备的传感器》演讲中分享在新一代5G应用下越来越多市场机会与技术的创新也。Qorvo公司提供了更为宽泛的技术的储备和新的创新方案。 Qorvo公司中国深耕了二十多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的连接和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应用从互联移动、电源电器包括现在AI服务器,汽车都有很好的技术支持。

image.png

飞凌微首席执行官、思特威副总裁邵科做了《新一代端侧SoC与感知融合方案,助力车载智能视觉升级》演讲。在数据如海洋般深邃的时代,端侧AI犹如一叶扁舟,在各大应用场景中自由穿梭,赋予万物以智慧的眼眸。在汽车的世界中,端侧AI更像一位全能的舵手,巧妙地编织着数据的经纬,使自动驾驶可靠且安全,也让车内环境安心又舒适,将每一次出行都变成愉悦的旅程。

邵科交流和分享一下关于端侧视觉处理芯片及将端侧SoC和图像传感器结合在车载应用方案上面一些落地,跟大家简单交流一下端侧AI处理优势及主要应用场景,介绍一下飞凌微现在已经发布的M1智能视觉处理芯片系列和关于M1系列芯片在车载视觉中的应用。

image.png

安谋科技产品总监鲍敏祺做了《端侧AI应用“芯”机遇,NPU加速终端算力升级》 演讲。 AI大模型不再仅仅束之于云端高阁,而是悄然降临于边缘,甚至缓缓渗透至手机、PC、汽车在内的每一个终端角落,每一次运算都是对未来,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这场变革中,端侧智能如同一颗新星,它预示着智能手机将能实时解读心意,汽车将化身为贴身智囊,而这一切,不再依赖于遥远的云端。

鲍敏祺现任安谋科技产品总监,负责“周易”NPU IP产品,致力于对接并满足多样化端侧硬件设备的不同AI计算需求。他深耕AI领域,拥有丰富的架构设计经验,涵盖了从AI高性能计算到AI高能效比设计等多个重要领域,曾带领团队多次实现了成功流片到顺利量产的目标,显著提升了AI大芯片的能效比。他当天聊了端侧AI应用和新的机遇。

image.png

清纯半导体(宁波)有限公司市场经理詹旭标做了《车载电驱&供电电源用SiC技术最新发展趋势》演讲。他说,新能源汽车是近几年最明星的行业之一,现在整个发展历程有可能会按照光伏行业的历程再走一遍。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和十几年前的光伏行业的发展极为相似,未来市场的爆发潜力巨大。随着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950万辆,市占率超31.6%,预计2024年这一数字将继续攀升至1200-1300万辆,占全球市场的60%。詹旭标提到:“今年的市场份额达到60%,明年是否能增长到65%,甚至75%、80%,这些都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在这种趋势下,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SiC(碳化硅)技术逐渐成为引领车载电驱和供电电源领域的重要突破口。新能源汽车在过去几年取得的快速增长,预示着未来SiC的应用将继续深化,特别是在提升续航里程、降低充电时间等方面,SiC MOSFET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尤其是1200V SiC MOSFET器件在主驱应用中的使用,显著提升了整车性能。这也预示着未来SiC的应用将不断深化,特别是在提升续航里程和降低充电时间等方面,SiC MOSFET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詹旭标强调说,相比传统硅基IGBT方案,SiC MOSFET能够降低多达70%的能量损耗,增加5%的续航里程。在解决补能焦虑方面,通过队医高功率充电的利用,有望在2025年实现15分钟充电至80%的电量。这些技术优势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体验。”

除了在主驱上的应用,SiC技术也开始在充电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据统计,2024年充电桩市场规模已达到25亿人民币,充电模块中SiC器件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充电损耗,提升了整体效率。目前国内汽车充电桩保有量约为900-1000万个,按照2030年目标,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000万辆,车桩比达到1:1,这意味着未来4-5年将新增5000万个充电桩。“充电桩市场是除主驱外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SiC器件在DC-DC和PFC应用中起着关键作用。”詹旭标说。

然而,SiC技术的产业化同样面临严峻挑战。詹旭标坦言:“目前,国际市场仍由海外厂商主导,像Wolfspeed和英飞凌等公司正在加速扩充产能,而国内企业在产能扩展和技术开发上还显得分散。”Wolfspeed计划投入65亿美元扩充产能,英飞凌的总投资也达到50亿欧元。相比之下,国内厂商的投入仍显不足,且市场份额分散,尚未形成统一的力量。

然而,清纯半导体正通过一年一代的产品迭代策略,逐渐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目前,清纯半导体的第二代产品已达到与国际水平持平的2.8mΩ,第三代产品预计将在今年达到2.4mΩ。詹旭标表示:“我们通过更加严苛的测试标准和高温考核,确保产品的可靠性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标准。这些努力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目前清纯半导体在市场上销售了400万颗MOSFET,产品失效率低于1PPM。”

硬科技智能“四重奏”

目前有多少新能源汽车开始用SiC?从2017年特斯拉发布第一款基于SiC主驱的汽车,在2020年前后我国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企业也发布了第一台基于SiC主驱的汽车。接下来的几年,各个主驱厂或者车厂就纷纷投身于SiC平台的研发。

89f6c817156a674101cb6d5c9a661728_liBYXuL6nmBFI_600.jpeg

据统计,2023年公开的国产SiC车型合计142款,乘用车76款,仅仅在2023年新增的款式大概是有45款。相当于整个新能源汽车采用SiC的市场是完全被打开了。目前,主驱应用的主流器件还是以1200V SiC MOSFET为主。400V的平台目前也是采用750V的SiC在做一些替代。

碳化硅能给新能源汽车带来哪些方面的好处:第一,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得益于SiC MOSFETS的低导通电阻、低开关损耗。对比以前硅的IGBT方案,整个电机的控制器系统有望能降低70%的损耗,从而能增加5%的行驶里程。第二,解决补能焦虑的问题。目前整个行业通过提升充电的功率来解决这一部分的问题,预计在2025年,可以体验到15分钟补电80%的电能。

整个SiC市场仍然是以国外企业占主导地位。据Yole预计,2025年全球SiC市场规模将接近60亿美元,并且年符合增长率预计到36.7%左右。目前整个市场的头部5家企业市场份额合计高达91.9%。如果把第六、第七名加进去统计,整个市场份额可能会达到95%-98%。这些企业基本是以国外为主,目前国内的占比是非常小的。

12年特别是近5年的论坛说明,口罩、黑天鹅、灰犀牛等事件再次说明,无论如何不确定和不明朗,摒弃商业的浮躁,而醉心于技术和创新及内容,方能穿越周期,是瞬息万变时代唯一的不变。

EEVIA,一家非官方组织,连续12年举办中国硬科技产业链创新趋势峰会暨百家媒体论坛,弥足珍贵,

2022年,EEVIA旗下E维智库正式成立,这一以咨询师/分析师和智库专家作核,广邀业界高管、技术大牛、投资人共同探讨产业全景图谱以及趋势热点的平台,正成为一个有影响力和引领力的平台。在2023年这次每年一度的初秋盛会上,E维智库团队首度为持续开拓、不断创新的硬核科技企业/产品颁发系列E维智库“年度硬科技产业纵横奖”,并向EEVIA首批智库荣誉专家授牌。

EEVIA的看家本领在于E维智库平台的不断升级完善。作为行业洞察者,不断挖掘那些凭借创新精神、领导力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在行业中闪耀的企业和产品;作为知识传播者,分享前沿市场走向和技术趋势,为行业内外的专业人士提供学习和发展机会,与中国硬科技产业界“陪伴式”共探索、同成长。

2024年度E维智库硬科技奖(产业纵横奖)颁奖典礼的名企有:艾迈斯欧司朗、安谋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得翼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飞凌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KAGA FEI、安森美(onsemi)、Qorvo, Inc.、RAMXEED(SHANGHAI)LIMITED、清纯半导体(宁波)有限公司、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在硬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创新,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image.png

本次论坛,E维智库举办“产业纵横奖暨硬核科技企业/产品颁奖”仪式,表彰那些在创新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企业,彰显他们在科技进步道路上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也为新的一批智库荣誉专家授牌,感谢他们为产业科普、趋势前瞻、技术剖析所做的努力和付出。 

其中,艾迈斯欧司朗在“2024年度E维智库硬科技产业纵横奖”颁奖典礼上荣获“产业生态纵横奖”、“To B数字营销先锋奖”、以及“'E'马当先新品奖”三大奖杯;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在“2024年度E维智库硬科技产业纵横奖”颁奖典礼上荣获“产业生态纵横奖”、“'E'马当先新品奖”两大奖杯。

而杭州得翼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飞凌微(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KAGA FEI荣获“'E'马当先新品奖”。

过去一年,E维智库再次凝聚一批遍布产学研顶尖的科技精英,覆盖无线连接、工业、边缘端AI、传感器、新能源、数据中心、AI芯片、汽车、先进半导体封装等多个领域,共同探讨产业的发展趋势。在这场智慧的碰撞中,他们为泛科技人群提供了深度、专业、前瞻的科技视野,共同绘制了一幅科技强国的宏伟蓝图。

作为智库的核心力量和知识宝库,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依托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广博的学识,屡次展现出非凡的专业素养和前瞻性的洞察力,推动了产业研究和分析的深化与扩展。正因他们的深度参与和贡献,E维智库得以在产业研究与科普传播、促进跨领域信息交流和资源整合的道路上稳健迈进。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中国电源产业网官方在线QQ咨询:AM 9:00-PM 6:00
广告/企业宣传推广咨询:
活动/展会/项目合作咨询: 市场部
新闻/论文投稿/企业专访: 李先生
媒体合作/推广/友情链接: 市场部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

中国电源产业网照明设计师交流群:2223986、56251389

中国电源产业设计师QQ群:102869147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