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网红自行车:拥有“类人脑芯片”,可无人驾驶!
2019-09-06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今年8月1日,世界顶级学术杂志《自然》上的一篇封面文章,刊登了清华大学的团队研发的一款新型人工智能芯片。
今年8月1日,世界顶级学术杂志《自然》上的一篇封面文章,刊登了清华大学的团队研发的一款新型人工智能芯片。
简单的说,这款芯片既有人类大脑的思考能力,也有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这是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重量级的一次全新突破。
自行车真的可以“自行” 目标:逼近人脑
今年8月,网络上出现了一款自行车,这款自行车看上去与普通的自行车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却可以做出越障碍,转弯等很多动作,速度可以时快时慢,只要人可以完成的,这个无人骑行的自行车都可以完成。还能识别人的语音命令,让自行车真正实现了“自行”。
网友们给出这样的评论:自行车真的成精了。
无人自行车测试中
在清华大学,我们见到了这辆网络刷屏的自行车,外观看上去就是一辆普通的山地自行车。为了实验,这台自行车拆除了两个脚蹬子,车把、斜梁还有后车架上都固定安装了仪器,仪器里的核心就是“天机芯”的芯片,芯片相当于自行车的大脑,用于接收发号施令、储存信息。而研发“天机芯”的是清华大学施路平教授的研究团队。
无人自行车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是“天机芯”和网红自行车诞生的地方,裴京教授是这个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虽然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登上了《自然》杂志,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但他们自己知道,那也只是第二代天机芯的初步成果,他们眼下正在完善更新天机芯的功能。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副研究员裴京:我们现在开始争取天机第二代做仿真验证测试以后,我们第三代开始做像人脑一样,能耗优化。
天机芯登上《自然》杂志
世界上发展人工通用智能的路径目前主要有两条:一种是以神经科学为基础,尽量模拟人脑;另一种则是基于计算机科学,让计算机运行机器学习算法。这两个系统目前都是独立存在的,各有优缺点,但将两者融合被公认为是最佳解决方案之一。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副研究员裴京:大家瞄准一个目标,我们走世界颠覆性创新。
2012年,清华大学开始了类脑芯片的科研任务,研发人员将这款类脑芯片取名为“天机芯”。
因为现有的人工智能计算是强项,但难以处理模糊问题。比如阿尔法狗下围棋能赢了世界冠军,却做不出阅读理解题,而这个芯片的目标就是逐步向人脑逼近,达到人脑的功能,从而解开人脑的秘密。
天机芯片
“天机芯”安装在类似计算机内存条的东西上,每个芯片有数万个借鉴人脑神经系统的数据。别看它只有人的指甲大小,但是为了实现人脑神经系统与计算机高效算法合二为一,小小的类脑芯片涵盖了信息、生物、物理、数学、材料、微电子、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指甲盖大小的天机芯片
网红自行车的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现在看到可以识别人的指令,躲避障碍物,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要进行近万次的数据和信息的采集。
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里,36台摄像机全天都在记录着天机芯采集的数据,然后输送到天机类脑计算机里进行分析。
数据采集
从 2013 年到 2019 年,长达6年的研发时间里,研究人员做了几千次试验,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为此,清华大学为此特意成立了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来自医学、电子、微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材料及精密仪器共7个学科的专家都加入这个团队,共同来攻克这一难题。
清华大学智能芯片研究室
2019年,欧盟得知清华大学的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将类脑芯片研发成功后,也开始投入研究,类脑芯片一旦研发成功,进行到应用阶段时,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是一个划时代的飞跃。
像人脑一样学习 “天机芯”迭代前行
事实上,类脑芯片的研发,并不单单只是为了一款无人驾驶的自行车,自行车只是一个体现类脑芯片功能的载体,而目前我们看到自行车所展示出来的功能,也不是类脑芯片实验的最终目的,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拥有了人工智能芯片的物品,将不再是纯粹的工具,而是一个能懂你心意、学你思维,模拟你大脑的机器人!
像人脑一样学习,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人脑的运行机制,自动更新、自动改进、自动优化。清华大学研发的这款类脑芯片不断升级更新,将给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无限可能。
天机芯研发团队
其实清华大学并不是第一个研发类脑芯片的团队,在国际上已经有了很多模拟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芯片,但是像施路平团队这样,把人工通用智能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即基于计算机科学和基于神经科学这两种方法,集成到一个平台的技术,目前处于世界前列。
2019年8月1日,这颗画着大脑、充满科技感的天机芯片登上了《自然》杂志的封面,该团队在本期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更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自然》论文零的突破,这一消息一经公布,全世界的各个科技媒体,无一例外均把这一消息置顶头版头条。引起整个科技界的高度关注。
国外媒体广泛关注天机芯
据裴京教授介绍,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天机芯第二代芯片拥有4万个神经元、1000万个突触,而人脑有870亿个神经元,相比人脑还是很小,而要想达到人脑的效果,它的突触还要增大1千到1万倍,第三代芯片的目标是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做到拥有百万级神经元。
类脑计算芯片核心技术演示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副研究员 裴京:这是一个什么规模?一个果蝇大概几十万到一百万的神经元,它就可以适应大自然的环境。我们会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走。下面在未来3到5年,1%人脑,10%人脑,最终超过人脑。
神经元演示图
从人脑的870亿个神经元到天机芯片的4万个神经元,虽然相差了2000多万倍,但是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将天机芯片更新换代的速度,能量是无穷的。
网红自行车也只是开始,未来随着天机芯的迭代升级,裴京也预想着未来还将诞生更多的智能化产品,甚至童话里的场景都会实现。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央视财经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让数字工厂成为现实:通过数字化转型走向成功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
-
36氪研究院 | 2024年AI智能终端行业研究报告
本文将深入分析AI智能终端的发展现状、细分应用领域与未来发展趋势。 s AI智能终端是指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执行复杂任务、提供智能化服务和交互体验的电子设备。这些终端通过内置的AI算法和硬件支持,实现了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理解、预测分析等功能,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设备的性能。
-
IoTConnect平台:解锁数据的潜能
安富利是全球领先的技术分销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一直秉持初心,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从构思到设计,再从原型创建到生产,安富利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为客户提供支持。安富利在整个技术价值链中处于中心位置。
-
弱电工程人脸识别楼宇可视对讲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些小区纷纷使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小区的服务与管理者提供高效方便的管理、服务手段,为家庭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
无人机航空电子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无人机已经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航空武器装备,在现代军事作战行动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作用。
-
Pure Storage 2021年预测
Pure Storage (NYSE: PSTG) 帮助技术专家节省更多时间。Pure Storage提供现代化数据体验,赋能组织在多云环境中,以真实的、自动化的、存储即服务模型,无缝地运行程序。作为有史以来成长最快的IT企业之一,Pure Storage帮助客户实现数据的应用,并降低管理基础设施的复杂程度和成本。目前,Pure在B2B客户满意调查净推荐分数 (NPS) 中名列行业前1%,这也说明了Pure持续增长的客户是世界上满意度最高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