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被评为国家4A级社会组织
2021-05-18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为您提供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领域新鲜的资讯,关注我们是您的选择,服务与您使我们的宗旨。
近日,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以下简称协会)通过了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2019年度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并荣获“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4A级社会组织”称号,有效期至:2026年3月。
社会组织评估是国家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2010年12月,民政部颁布的《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规定,获得3A以上等级的社会组织,可以优先接受政府职能转移、可以优先获得政府购买服务,可以优先获得政府奖励。2017年3月,协会第六届理事会成立,以李亚平为会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决定按照民政部的要求,积极参加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以评估为契机,促进协会健康、规范发展。
协会于2019年12月向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提出申请,秘书处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对照110项评估指标要求认真地准备评估材料。边自评,边提高,缺什么,补什么,边查边改,以评促改,对协会成立32年以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2020年9月协会接受了民政部专家组对协会的实地考察,评估专家组对协会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财务管理、社会评价、会员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严格评审。2021年3月3日,民政部发布第505号公告,宣布2019年度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结果: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被评为国家4A级社会组织。
对于国字号的行业协会来说,民政部组织的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是国家主管部门对协会综合实力的测评,充分体现了协会的管理成效,公信力及社会影响力,能够荣获4A级社会组织资质也是民政部对协会工作的高度认可与肯定。通过本次评估工作,对协会的体系建设和基础管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协会以评估工作为契机,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修订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了财务管理、明确了发展思路。荣获“国家4A级社会组织”是协会32年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极大地增强了协会全体职工的荣誉感和发展信心,有效地提升了协会的公信力,给协会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协会历史的转折点,重定位、再出发的新起点。
站在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面对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协会怀揣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发挥优秀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为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和建设制造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能系统分会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社会组织”第13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在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做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社会组织”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在此前,除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明确提出外,社会组织已经有12次写入其中。
-
2022“电源工业杯”中国电源产品设计创新大赛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主题,将围绕国家电力电子技术,以“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宗旨,以便携式消费电子电源技术、新能源电力电子储能电源技术、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源技术三大领域的产品技术创新设计和解决方案进行。欢迎企业网上填报参加!
-
公示| 关于北京市第一批“隐形冠军”企业名单的公示
北京市“隐形冠军”企业的征集和认定工作。经企业申报、审查和评审,现将拟认定的北京市第一批“隐形冠军”企业名单予以公示(详见附件),请社会监督。
-
建党百年建支部 蓄势待发再启航
2021年11月12日,经上级党工委批准成立了中共北京电源行业协会行业支部委员会。这是电源行业协会及所有行业企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大事件,从此开启了党建引领电源行业建设和发展的新篇章。
-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认定 北京电源行业协会为北京市商标品牌指导站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于2021年11月17日认定电源行业协会为2021年度北京市商标品牌指导站。商标品牌指导站是加强商标品牌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动企业打造知名品牌、丰富优质供给、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也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和品牌发展的重要举措。
做好商标品牌保护、运用、管理、推广工作,充分体现专业辅导功能,为市场主体提供及时有效的业务指导,大力提升商标品牌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适合国际市场需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
民政部印发《“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重申坚持政治属性履行法定职责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推动我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法规政策,结合民政职责,制定本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