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新冠疫情下对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复工的几点建议,就怕疫情没有了工厂也没有了,这比起疫情本身更可怕
2020-02-19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随着二月十日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复工,防控新冠疫情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全国已经形成了全面动员。黄奇帆提出:新冠疫情下对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复工的几点建议,
随着二月十日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复工,防控新冠疫情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全国已经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目前在进一步防控传染的同时,疫情阻击战也开始进入有序恢复生产的阶段。目前看起来,这次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会比“非典”大很多。
2003 年“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2季度,增速比前后两个季度低1.5个百分点;客运、旅游、住宿餐饮、零售等行业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投资和外贸所受影响不明显;受人口红利和加入WTO双重利好的影响,“非典”的出现并没有中断当时经济的上升趋势。但此次疫情不同,波及范围远超“非典”,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经济活跃和发达的省市。从持续时间上来看,以武汉为核心的“新冠”很可能会长于以广州为核心的“非典”。
1/ 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制造业的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处于增速下行、艰难转型的关键时期,疫情将导致消费承压、投资不振、财政收入雪上加霜。疫情发生后,随着武汉封城、全国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原本预计有望超4.5亿人次出游消费的“春节黄金周”变成了“全民防疫周”,酒店、宾馆、影院等消费断崖式下跌,大量中小企业因此而承受重压。目前,我国旅游业对GDP的贡献已经达到 11%左右,直接和间接从业人数超过1个亿。此次如受重创,一方面将拖累整体就业,给全社会就业形势和社会稳定形成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还将对这几年供给侧改革所培育出来的有利于促进高品质消费的“优质供给”带来冲击,一旦疫情过去,这些供给跟不上,也不利于重启经济循环。此外,随着多国对我国采取封航措施,外贸也将遭受重创。
二月十日复工、复产、是大部分地区规定的,但是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复工复产依然困难重重!
疫情猛如虎,不仅仅伤人身,更伤害国家经济运转。我们必须如同防控疫情传播一样,全体动员、严防发生经济运行的风险。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国经济也一定能够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中国的制造业一定能够浴火重生、实现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作者:黄奇帆/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欧阳明高院士:大容量电池中磷酸铁锂的燃爆指数是三元的两倍
第四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CIBF2023深圳)国际交流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做主旨发言。他表示,一般认为磷酸铁锂电池是比较安全的,本质上对于小的磷酸磷酸铁锂电池的确如此,但大容量的电池,内部温度可以超过800度,这超过了磷酸铁锂正极分解的温度。
-
6位大咖!畅谈风光储氢协同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会议以“风光储氢协同发展助力实现新型电力系统”为主题,由国际能源网、国能能源研究院主办,中国电科院、阿特斯、明阳智能、隆基氢能、天合储能作为支持单位。近3万人次在线观看。
-
如何发展电池和新能源产业?看两会代表们怎么说
如何发展电池和新能源产业?2023年全国两会已经拉开帷幕,那么,对于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氢能产业,代表们又带来了哪些提案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
于清教:今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销或超900万辆 锂电池出货量将迈入TWh时代
于清教预测,在乐观情况下,预计2023年中国锂电池的出货量将迈入TWh时代,2025年全球的锂电池出货量预计超2TWh!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的产销量预计将突破900万辆甚至冲击千万辆目标。
-
黄奇帆:万亿级美元市场的大布局
近日,第七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在河北保定召开。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主论坛的演讲中表示,应以制造业为重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杨裕生院士:十措并举推动储能电池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今后40年的奋斗任务,人人有责、代代相传。实现“双碳”目标必然要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建立以新型电力系统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