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院士谈氢能:氢能正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期
2020-07-2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7月24日,在中国石化举行的氢能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八位特邀院士、专家围绕氢能技术、氢能经济、氢能产业链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普遍认为,随着技术日趋成熟、成本大幅下降,氢能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2019年,氢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二次能源,氢能具有来源多样、终端零排、用途广泛等多重优势,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进能源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7月24日,在中国石化举行的氢能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八位特邀院士、专家围绕氢能技术、氢能经济、氢能产业链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普遍认为,随着技术日趋成熟、成本大幅下降,氢能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董事长张玉卓指出,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化石能源消费国,大力发展氢能是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三次能源革命浪潮中勇立潮头的战略选项、现实选项。当今氢能被时代推向人类社会能源变革的最前沿。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多样、终端零排、用途广泛等多重优势,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进能源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石化提出要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发展愿景、构建“一基两翼三新”的发展格局,氢能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苏义脑表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培育阶段,重点是要做好示范推进,这需要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来承担相关示范任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认为,我国在氢能产业核心材料、零部件、装备重大工程等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中国应该开创氢能的“重卡时代”。钢铁行业可以发展氢循环经济。固态储氢已经有一定商业模式,经济可行性高,技术路线也已经出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衣宝廉提出迎接电解水制氢储能高潮,可以利用西南、西北、东北丰富的水电与风电、太阳能来电解水制氢,利用天然气管网把氢和天然气一起运到全国各地。他建议国家尽快明确用天然气管网输送氢气的标准规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彭苏萍就化石能源制氢解决清洁化问题发表了看法,认为化石能源做氢能源是最得心应手的,石化企业可以发挥制氢优势、终端布局优势、管网优势,真正把氢能源和化石能源结合在一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副主任,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顾大钊提出,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稳妥推进工程示范;实现低成本低碳制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我国氢能产业迈上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分析了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机遇与挑战,呼吁聚焦绿氢,认为燃料电池汽车合理性取决于氢能,氢能的合理性取决于可再生能源转型中大规模能量储存与多元化利用需求。他同时表示,氢能燃料电池全链条技术经济性仍是挑战,出路在于新一轮的技术突破和降本。
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 长城汽车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雪松,国家电投氢能公司首席技术官柴茂荣等行业专家分别结合自身企业实际,在氢能重卡生产、氢能产业研发及布局、电堆研发及生产等方面,为氢能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张玉卓介绍,近年来,着眼打造氢能产业链,中国石化加大布局力度,积极夯实产业基础。目前,中国石化每年氢气的产量超过30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14%左右,有着丰富的氢气生产和利用经验;建立了全球第二大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拥有3万多座加油站,目前已建成若干油氢合建示范站,有着布局加氢站网络的天然优势和实际运营经验。他称,中国石化与法液空加强氢能领域合作,加快氢能公司组建,有着打造氢能产业链和经济生态圈的坚定行动。
“氢能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但氢能产业的发展方向如何选择、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发展时机如何把握,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实践。”张玉卓表示,此次论坛通过各位院士、专家建言献策,必将帮助中国石化进一步加深对氢能产业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找准方向、理清路径、明确举措。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工业》杂志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欧阳明高院士:大容量电池中磷酸铁锂的燃爆指数是三元的两倍
第四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CIBF2023深圳)国际交流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做主旨发言。他表示,一般认为磷酸铁锂电池是比较安全的,本质上对于小的磷酸磷酸铁锂电池的确如此,但大容量的电池,内部温度可以超过800度,这超过了磷酸铁锂正极分解的温度。
-
6位大咖!畅谈风光储氢协同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会议以“风光储氢协同发展助力实现新型电力系统”为主题,由国际能源网、国能能源研究院主办,中国电科院、阿特斯、明阳智能、隆基氢能、天合储能作为支持单位。近3万人次在线观看。
-
如何发展电池和新能源产业?看两会代表们怎么说
如何发展电池和新能源产业?2023年全国两会已经拉开帷幕,那么,对于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氢能产业,代表们又带来了哪些提案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
于清教:今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销或超900万辆 锂电池出货量将迈入TWh时代
于清教预测,在乐观情况下,预计2023年中国锂电池的出货量将迈入TWh时代,2025年全球的锂电池出货量预计超2TWh!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的产销量预计将突破900万辆甚至冲击千万辆目标。
-
黄奇帆:万亿级美元市场的大布局
近日,第七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在河北保定召开。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主论坛的演讲中表示,应以制造业为重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杨裕生院士:十措并举推动储能电池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今后40年的奋斗任务,人人有责、代代相传。实现“双碳”目标必然要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建立以新型电力系统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