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智慧党建”提档升级
2023-02-15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智慧党建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对党的组织活动、党务管理、公众服务等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形成一个具备实时感知、互联互通、智能分析、扁平管理等多功能的党建工作模式。
智能的“开放式、民主化”
智慧党建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对党的组织活动、党务管理、公众服务等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形成一个具备实时感知、互联互通、智能分析、扁平管理等多功能的党建工作模式。
第一,智慧党建体现为一种智慧理念,即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开展党建工作。
第二,智慧党建体现为一种新的党建工作模式,即利用“5G+人工智能”等赋能,从技术环境、党员自身发展、智慧工作、智能学习维度出发,推动党建工作模式从“封闭式、命令式”走向智能的“开放式、民主化”。
第三,智慧党建体现为一种智慧的党建管理和服务环境,即借助互联网、移动网络等对党的组织活动等进行智能管理,对党员和群众提供智能化服务,形成党员组织、管理和服务的智慧环境。
第四,智慧党建体现为一种功能提升,即通过运用信息化新技术,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加强学习、教育、宣传、管理、联系以及监督等功能,使管理服务便捷化、党建宣传智慧化、教育培训灵活化、信息发布集约化、交流沟通扁平化、党建决策科学化、党风监督实时化,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
上海智慧党建的探索始于2007年,起步于党员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侧重于党员党组织管理、党员信息维护以及与党组织所关联的单位信息维护、组织关系转接等业务。之后,重点转向组织体系建设,强调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织密建强基层党组织体系。同时,不断探索运用智慧党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不只是“党务信息化”
新形势下,推进智慧党建还面临一些具体挑战。特别是,因不明确智慧党建的目标、片面追求智慧党建的“智慧”、忽视技术对人的服务,导致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作用发挥不够。
比如,部分党员群体被排斥在智慧党建之外。一些退休党员没能及时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无法熟练应用智能技术,被屏蔽在信息化和智慧化之外,出现了在智慧党建中“落伍掉队”的情况。部分新业态就业党员群体由于流动性强、分布分散化,也未能有效参与智慧党建。
又如,部分基层党组织基于对智慧党建的片面理解,将其定位为简单的技术手段运用,以是否使用以及使用了多少块电子大屏来检验党建工作的智慧化程度。结果,基层党建智慧化成了党务工作的智慧化或党务工作的信息化,即把党务工作的流程和内容搬到网上,在网上开展党务工作。
由此来看,一些基层党组织仍然处于网络党建阶段,还没有迈出向智慧党建提档升级的重要一步,从“党务信息化”到“党建智慧化”的转换还需加强。
工具性与价值性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技术是一种超越现代性、解放性的手段,但也存在局限性与异化风险。因此,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智慧党建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下一步,有必要从理念转变、技术提升、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智慧党建进行提质增效。
第一,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引领下,推进党建服务智能化。
要扩大智慧党建服务供给范围,加强老龄党员群体及新业态就业群体的服务针对性,提升相关人员的数字能力与信息素养。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解决民需,不断密切党群关系。
第二,以智慧党建平台建设为重点推进联动互通。
以推进基层党建规范化工作为抓手,对内挖掘潜力,对外整合资源,将平台与理念、内容、方法相统一。通过数据互联共享,构建跨功能、跨层级、立体化、多维度的智慧党建综合平台,实现“一网式”扁平化管理。
在此过程中,可借助大数据技术打造各类党建“精品工程”,推动智慧党建与各领域业务的融合与协同。
第三,以智慧党建人才建设提升党建智慧化水平。
通过加强教育合作的方式,培养智慧党建人才,提升政党内部人员的技术能力;发挥技术合力,实现数据对接与合作,实现党务管理精确化、动态化和统一化。
第四,依托数字化软硬件打造党群融合的智慧党建阵地。
打造基层党建智能化的物理空间,搭建沟通联系、行业互动、资源整合的空间载体;设计数字化软硬件,丰富日常活动的表现形式。
在此基础上,构建智能管理和服务常态化机制,更好发挥党建带群建促社建的作用,最终实现共建共治。(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1)加入中电源云学苑,自助学习,获得全国通用证书并终身有效。感谢转发分享
http://www.cpsa.org.cn/default.ashx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国有企业巡视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巡视整改作为党内监督的“后半篇文章”,既是破解企业治理难题的关键抓手,更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战略纽带,其成效关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底色与实践成色。
-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政绩观问题,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供了根本遵循。
-
明朝一大臣为何挨板子?5条建议他写了1.7万字
公文的价值不在于篇幅长短,而在于能否精准传递信息;会议的作用也不在于领导讲多少话,而在于工作安排是否周密可行。克服文牍主义,促进文风、会风向实戒虚,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必然要求。
-
市直机关推动作风建设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今年3月以来,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坚持首善标准开展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推动作风建设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
87年前,“武汉街头50万人排队献金”
1938年7月7日,时值七七事变一周年,武汉的夏日街头,涌动着爱国热潮。从武昌司门口到汉口三民路,从汉阳东门码头到江汉关的钟楼之下,50万武汉民众排起长队,将手中的法币、银圆、铜圆,乃至金戒指、孩童的零花钱,一次次塞进献金台的箱子里。这场持续5天的“七七献金运动”,最终募集到100万余法币。87年过去,50万武汉民众排起的长队、木箱里沉甸甸的捐款、街头回荡的爱国歌声,早已刻进民族的记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