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到冬,这些事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
2023-11-15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我国多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灾情时刻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他一直牵挂着受灾群众,从防汛救灾到灾后重建,“时时放心不下”。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今年七八月份,受台风影响,我国多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灾情时刻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他一直牵挂着受灾群众,从防汛救灾到灾后重建,“时时放心不下”。
“时时放心不下”,彰显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七月初,全国即将进入防汛关键期。重庆等地遭遇强降雨,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抢险救灾。
7月7日、27日,在江苏、四川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就防汛抗洪提出要求,强调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
从四川返京途中,北京、河北一再升级的暴雨预警让总书记非常忧心。得知京郊列车被困,他非常惦念车上旅客的安危,指示“千方百计组织营救”。
7月底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8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
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会议指出,要果断转移避险,“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万一失防”,关键时候果断撤离转移危险地带群众,进一步细化人员转移避险预案,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每当灾情来袭,习近平总书记都反复强调,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
“时时放心不下”,垂范的是抓实抓细、压实责任的作风
防汛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的案头每天都有灾情的材料,一件件指示批示直抵一线。
灾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习近平总书记盯着抓、反复抓,不断把责任压实。
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应急值守、靠前指挥。
8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加强巡查值守,紧盯防汛重点部位,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
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作出进一步部署。会议再次强调,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始终绷紧防汛救灾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慎终如始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作。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履职尽责、通力协作,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冲锋在前,解放军、武警部队紧急驰援,中央企业和社会力量勇挑重担,广大人民群众风雨同舟,构筑起防汛救灾、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
“时时放心不下”,体现的是念民之忧、行民之盼的牵挂
今年夏天这场灾害受灾面广、蓄滞洪区启用多、转移安置群众多,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洪涝灾害地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和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
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主汛期还没过,会议同步安排部署恢复重建的一系列重要工作。
保证受灾学生都能按时开学返校,确保受灾群众入冬前能够回家或搬入新居,安全温暖过冬,加强对受灾地区的信贷支持和保险理赔,努力帮助受灾群众和经营主体渡过难关……受灾群众最直接的生活问题就是党中央和总书记最大的关切。
灾后一个月,重建进入关键时期。
9月7日,从黑龙江哈尔滨市区出发,火车转汽车,一路奔波,习近平总书记到了灾情严重的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察看水稻受灾和水毁房屋重建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灾区群众,始终同大家风雨同舟、携手同行,希望乡亲们在党组织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灾后3个月,北方入冬,气温骤降。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河北受灾较重的相关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永远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灾后恢复重建,都会全力以赴。希望乡亲们坚定信心,努力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最多的就是确保受灾群众的生活恢复正常。
在尚志,总书记贴心地表示,东北冬季来得早、时间长,要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抓紧谋划,提前行动,把吃、喝、住、行、就业、教育、医疗防疫等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大小事情考虑得更细致、更周全一些,不留一丝纰漏。
在北京门头沟,总书记说,北方冬季长,山里冬天尤其冷,取暖工作务必落实落细,做到每家每户。
在河北涿州,总书记强调,城市灾后恢复重建,首要的是家家户户生活和社区居住环境的恢复。要查漏补缺,把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
……
人民的安危冷暖永远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大的牵挂。
“时时放心不下”,蕴含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擘画
这次防汛抗洪救灾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求抓紧补短板、强弱项。
各级应急指挥部体系建设,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能力建设,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提升,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运行管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规划和建设……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问题。
这次到北京、河北考察,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总书记关注的一个重点。
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涝大灾之后,务必大建大治,大幅度提高水利设施、防汛设施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特别要完善城乡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提升基层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7月到11月,从夏到冬,从防汛救灾最紧急的时刻到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的桩桩件件,都饱含着人民至上的情怀,都蕴含着“国之大者”的擘画。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党支部
标签:
下一篇:总书记谈“新”
相关信息
MORE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坚持核心掌舵、思想领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人民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系统展示了核心掌舵、思想领航所形成的磅礴伟力,必将有力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众志成城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而团结奋斗。
-
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三
铁甲雄师排山倒海,受阅官兵步履铿锵,人民群众满怀豪情。今年9月3日,庄严隆重、大气磅礴、震撼人心、激励奋进的抗战纪念盛典,进一步坚定了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念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用好纪念活动激发的强大正能量,持续用好纪念活动这本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把活动激发出的自信心、自豪感、精气神运用好发扬好。
-
前八个月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稳步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我国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创新活力显著提升。前八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比大型企业高3.3个百分点。尤其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
-
在赓续传承中推动文化进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进步,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更为宽广的文明维度,凝聚起更为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
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涵养家国情怀,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刻把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小切口撬动全面从严治党大变局,推动管党治党水平整体提升,带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家治理等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